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房地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价格的异常波动会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稳定产生重大影响。2014至2015年间,由于此前房地产的过度开发,造成了房地产库存过大,房价开始出现下行趋势。为了避免房价过度下跌对社会稳定造成隐患,2010年开始的第.轮房地产限购政策开始出现松动,一些城市相继取消限购政策,房地产业开始回暖。2016年“十一”前后,房价快速上升成为了新一轮限购政策的导火索,22个城市密集出台了对于房地产业相关的调控政策。2017年开始,北京、厦门率先实行房地产调控新政,后续相继超过100座城市出台了有关房地产的调控政策,也使得2017年成为了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最严厉的.年。限购政策作为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强制调控手段,其政策的影响效果以及在不同城市间的效应差异是值得我们分析研究的,这样有利于我们对症下药,制定出更加合理有效的政策方案。文章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限购政策对房地产价格产生的影响,并对比了限购政策在不同等级城市间的实施效果差异。首先整理了代表性城市的房价数据建立断点回归模型,选择最优带宽并计算局部沃尔德估计值以估计限购政策的平均处理效应。从收入水平和人口数量两个角度解释限购政策对一线和二线代表性城市的影响差异。之后采用事件分析法对比了一线、新一线和二线城市间的限购政策实施效果差异。根据限购政策出台的日期确定事件期和估计期,建立了时间序列模型对城市的房价数据进行拟合,预测估计期的房价并计算累积异常收益率。分别对全部城市、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累积异常收益率进行检验,以讨论限购政策在不同等级城市间的效果差异。文章主要的研究结论有:第一,不同等级的城市中,..线城市房价最高,房价变化幅度最大。第二,一线城市由于其人均收入水平和人口流入比例大,导致住房需求结构中的刚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比例相对较高,使得抑制投机性需求的限购政策在一线城市中的效果不明显。二线城市由于其住房需求结构中的投机性需求比例相对较高,限购政策的效果相对明显。第三,通过对全样本城市房价的累积异常收益率进行检验,结果表明2016年开始的限购政策没有使全样本城市的房价显著下降。再分别对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房价并没有在限购政策出台后显著下降,而二线城市的房价下降则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限购政策效果弱于二线城市。经过对第二轮限购政策的研究,分析得出依靠限购政策来抑制房价的过快增长不是长久之计。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着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政府所实施的政策理念不宜过分限制需求而是疏导需求,集中力量解决房地产供给方面的问题可能更为关键。创造更多房地产供给,疏导城市住房需求,尽量减少类似限购政策之类的行政手段直接干预市场交易可能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正确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