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岗萨尔图层状油藏水洗规律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理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j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岗油田萨尔图油藏历经三十余年的开发,已进入了高采出程度(38.06%)、特高含水阶段(综合含水已经达到92.6%),剩余油高度分散,水洗状况复杂。尽管已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水驱采收率已达到47.34%),且目前仍具有较好的开发形势,但稳产基础日渐薄弱,产量递减幅度逐年加大。受井网影响(主体为反十三点及反十一点面积注水井网,国内外鲜有),下步调整方向尚未明朗,油田稳产形势严峻。在油藏水洗规律理论认识的指导下,着重通过开展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数值模拟等工作,同时结合油田开发实践,明晰了红岗油田萨尔图油藏平面、层间、层内水洗规律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油层多而薄(相对厚的油层也多为复合韵律)、隔层发育稳定的储层特点,决定了萨尔图油藏层内水洗相对均匀,底部水洗不明显这一特征;水洗方向主体为逆物源方向,而非顺物源方向,平面上渗透率的差异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对兰州地区皋兰山剖面进行晚第三纪磁性地层研究,以0.5m间距对240m的晚第三纪地层进行古地磁样品采集,共计422个;以50℃为间隔从室温至500℃或700℃用热退磁仪和超导磁力仪完
运用综合地层学理论、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的思想,对包括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辽宁省大部和黑龙江省、吉林省在内的东北地区下古生界进行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在系统分析前人研究
孢粉种类和含量组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植被类型和植被分布。以孢粉数据重建古植被和古气候已经成为第四纪环境研究中的主要方法之一。该方法依赖于准确的测年和详尽的孢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