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糠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Stone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米糠是稻谷加工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约占稻谷总重量的10%。米糠中含有大量的植物化学物质,如酚类、植物甾醇及植酸等,这些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及抗肿瘤等,并且能够预防一些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慢性炎症、糖尿病及癌症等。本研究利用现代分离技术及波谱学方法对米糠中的游离型和结合型化合物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初步评价了这些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以酚类物质的含量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米糠结合型化合物的碱降解条件,得出最佳参数为:降解时间2 h,碱液浓度2 mol/L,液料比8.3 mL/g,降解温度25℃,在该条件下结合型酚类化合物的含量为42.2730±0.132μMGAE/g。利用有机试剂直接萃取米糠,经浓缩后得到富含游离型化合物的粗提物1,剩余残渣用上述优化的最佳条件进行碱降解,利用有机试剂萃取降解液,得到富含结合型化合物的粗提物2。采用各种柱层析法分别对粗提物1和2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利用现代波谱学和化学方法对这些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从粗提物1中分离鉴定了7个游离型化合物,分别为:Oryzalactam(1)、oryzasaccharide A(2)、oryzasaccharide B(3)、momilactone A(4)、丁基β-D-吡喃木糖(5)、乙基β-D-吡喃木糖(6)和甲基β-D-吡喃木糖(7)。从粗提物2中分离鉴定了10个结合型化合物,分别为:环桉烯醇顺式阿魏酸酯(1)、环桉烯醇反式阿魏酸酯(2)、反式阿魏酸(3)、反式阿魏酸甲酯(4)、顺式阿魏酸(5)、顺式阿魏酸甲酯(6)、咖啡酸甲酯(7)、对羟基苯甲酸甲酯糖苷(8)、香草醛(9)、对羟基苯甲醛(10)。采用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法初步评价了游离型和结合型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游离型化合物的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具有最强的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与阳性对照Vc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接近,化合物2-7仅显示了弱的自由基清除能力;结合型化合物的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3、5和7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其次是化合物4和6,且这些化合物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均高于阳性对照VE,其余化合物具有弱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利用8种指标菌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抑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只有momilactone A(4)对大肠杆菌具有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为5μM。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从文学地域性研究的角度,采用文献学、文化地理学、史学、文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南渡词人群置于特定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下,具体考察其分布态势及相关活动,探讨地域文化与
<正>英国分析哲学创始人穆尔认为,"一个行为是否正确或错误的问题永远取决于它的结果",即判断一个行为的善与恶取决于其实际的结果。行为善恶的这一判断标准被功利主义彰显,
目的比较经逆行置管引流和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在急诊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尿脓毒血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7年1月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室收治的80例输尿管结石合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当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具有良好道德素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教育主阵地。而当前要想实现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民族的富强,就需要在当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G9型A组轮状病毒与国内外部分地区G9型毒株VP7基因序列遗传与变异的差异,丰富我国G9型A组轮状病毒VP7基因序列的基础资料。方法通过一步法RT-PCR获得了1株G9
姬塬油田黄3井区CO_2驱油试验区是“国家级CO_2驱油与封存”示范工程所在地,随着CO_2驱油试验的深入,伴生气、采出流体中的CO_2含量会大幅上升,对试验区原油集输系统产生影响。通过原油流变性试验,发现经CO_2抽提的原油粘度、析蜡点、反常点等参数均增加,胶质、沥青质等重质组分含量上升。其主要原因是原油中的部分轻质组分被CO_2抽提并释出,从而使重质组分含量相对增加,导致原油流变性恶化。在含C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进入了拓展期,成为当下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增长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主导力量,为推动我国经济快速繁荣发展注
一座城有一座城的气质,一座城有一座城的精神。城市精神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在城市的发展实践中逐步累积形成的。归根到底,城市的精神风貌,来自于历史,更来自于这座城市中的每一
报纸
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所造成的腐蚀在各处都时有发生,而在油气集输过程中尤为普遍,会使得油田经济利益受损。主要探究管道运输过程中二氧化碳对管道的腐蚀。从水中二氧化碳的理
奋斗鱼道是黑龙江省穆棱河干流上游一座大型竖缝式鱼道,最大工作水头达32.43m,且上下游水位变幅很大,采用多折回方式布置。通过水工模型试验对奋斗鱼道整体进行了试验研究,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