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UT-UC)在所有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约占5%。近些年来手术方式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问题与争议。本研究系统性回顾于本院确诊为UUT-UC并接受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NU)患者的资料,着重分析手术因素对于其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指导意见。【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5年~2016年间确诊为UUT-UC并行NU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的变量包括:年龄、性别、膀胱肿瘤病史、肿瘤位置、肿瘤大小、肿瘤数目、病理分期、临床分期以及手术方式等。本研究根据一定的筛选条件对患者进行筛选并最终纳入了151例患者,然后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首先分为开放下NU组以及腹腔镜下NU组,然后根据是否联合膀胱袖口状切除分为联合组(NUC)与不联合组(NUW)。尿常规、泌尿系B超、膀胱镜检查及胸片等检查被列为常规随访内容。患者随访方案一般为:术后到第一年之内每3个月复查一次,第二年和第三年每6个月复查一次,第四年之后每年复查一次。患者若在随诊复查的过程中出现了UUT-UC的局部复发、术后出现膀胱肿瘤、远处转移以及患者死亡则认定为疾病进展。本研究采用Kaplan-Meier法制作生存曲线比较不同分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并且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各研究参数对于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1.单因素分析中,UUT-UC患者进行开放下或是腹腔镜下NU对总体生存率未见明显的差异。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提示患者接受这两种手术方案对于总体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而具有相关性的因素为年龄(p=0.023)、病理分期(p﹤0.001)、病理分级(p﹤0.001)、淋巴管浸润(p=0.001)以及阳性淋巴结(p=0.002)。另外,根据Cox多因素分析,年龄(HR=1.01,95%CI 0.98-1.06,p=0.718)、病理分期(HR=2.44,95%CI 1.62-3.48,p=0.004)、病理分级(HR=3.12,95%CI 1.66-6.40,p=0.006)、淋巴管浸润(HR=3.46,95%CI 1.70-8.02,p=0.008)以及阳性淋巴结(HR=1.69,95%CI 0.34-7.20,p=0.579)分别对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存在影响。2.NUC组与NUW组的1、2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9.6%vs.76.1%、82.7%vs.63.8%以及68.8%vs.50.7%,即患者接受联合膀胱袖口状切除会获得显著的生存获益。3.开放下或是腹腔镜手术(p=0.631)、是否联合膀胱袖口状切除(p=0.512)与术后是否发生膀胱肿瘤之间没有统计学相关性。与NU术后发生膀胱肿瘤相关的是膀胱肿瘤病史(p﹤0.001)、肿瘤多发性(p=0.031)以及术前肾积水(p=0.005)。【结论】就手术方面来讲,行开放下NU或是腹腔镜下NU对于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未见明显的影响。NU联合膀胱袖口状切除较不联合膀胱袖口状切除可以使患者获得显著的生存获益。开放下或是腹腔镜NU、是否行膀胱袖口状切除与术后发生膀胱肿瘤之间没有统计学相关性,与术后发生膀胱肿瘤相关的因素为膀胱肿瘤病史、肿瘤多发性以及术前肾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