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淮南子》是中国古代文献中保存神话资料较多的著作之一。作为百科全书式著作,它以白己独特的方式为保存和传承中国古代神话宝贵遗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它记录了大量的神话材料片段,其最大的历史贡献,是比较完整地记录并保存了中国古代著名的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羿射十日、嫦娥奔月这四大神话。除此之外,它还重新组合、改造、独创了大量神话,在各个篇章中随处可见。神话内容丰富,并且自成体系,组成一个系统的神话王国,也为这部百科全书式的学术巨著增添了一抹异样的光彩。本论文立足于作品,对《淮南子》神话的材料来源、内容分类、演变状态、地域特色及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说。论文第一部分简述了《淮南子》神话的材料开源。《山海经》是《淮南子》神话取材的最重要来源,《庄子》与《楚辞》是《淮南子》神话取材的重要来源。论文第二部分归纳了《淮南子》神话的内容及分类。《淮南子》中不仅有遍布各章的零零散散的神话材料,或只提及神人、神物的名称,或仅有只言片语兼述情事,也有将上古神话材料复原、连缀起来加工成的故事情节完整的神话,多达百千之字,内容庞芜复杂。按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创世神话,天文地理神话,洪水神话,英雄神话等。论文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淮南子》神话的演变状态。《淮南子》中神话的演变的状态,表现出“混杂”的特点,神话历史化、仙话化与哲学化是其最主要的演变状态。神话历史化是《淮南子》神话演变的最主要的模式,神话仙话与哲学化也是《淮南子》神话演变的重要的模式。论文第四部分主要阐述分析了《淮南子》神话的地域特色。无论是从地域上或从创作主体上看,《淮南子》都具有明显的楚地色彩,其中的神话也具有这个特色。《淮南子》中有许多神话人物在楚地产生或是在楚地广为流传,记录了大量自然神话,太阳神话,龙凤神话,这些都与楚地有密切关系。论文最后一部分从叙事状貌、叙事语言两方面探讨了《淮南子》神话的艺术特色。在叙事状貌方面,《淮南子》神话表现出简要与虚实混杂的特点。在叙事语言方面,受楚辞影响,表现浓郁的浪漫主义特色;受汉大赋影响,善用铺陈、排比、对偶等艺术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