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的电解精炼过程是在电解槽内进行的,电解精炼完成后,电解铜由起重吊车从电解槽内吊出,输送到电解铜处理单元,又经过受板、清洗、导电棒提取、堆叠、称重、输出等工序,整理成垛的电解铜被运送到成品库,导电棒被提取输送到导电棒存储单元。在这一过程中,电铜导电棒因为重载、敲击等其他一些原因产生变形。电铜导电棒的弯曲变形将会提高生产成本,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弯曲变形达到一定程度的电铜导电棒将无法继续使用而变成废品,所以需要及时地对电铜导电棒进行矫直。本课题基于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采用的变辊距V形辊矫直机矫直的尺寸为22mm*22mm*3mm的空心方形紫铜导电棒为研究对象,研究V形辊矫直机的矫直机理,并对辊距、辊径、辊数等主要结构参数和弹复量、压下量等关键工艺参数进行计算,运用弹塑性弯曲理论和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电铜导电棒V形辊的矫直过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基于生产实验证明了仿真的正确性和可信性,并对电铜导电棒矫后效果进行现场数据采集,分析电铜导电棒矫后实际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得出其解决方法与进一步改进的方向。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运用弹塑性弯曲及相关矫直理论对V形辊矫直进行理论研究,得出了理想金属材料和强化金属材料方形管的弯矩计算公式和V形辊矫直的矫直曲率比方程式,进一步推导计算出电铜导电棒V形辊矫直机的主要结构参数和工艺参数。2、运用ANSYS/LS-DYNA有限元模拟仿真分析软件对电铜导电棒在三种不同辊距下的一个矫直单元进行了压下过程数值模拟分析,分析电铜导电棒在受压时沿导电棒长度方向上的弹塑性变形状态及应力、应变的分布规律。3、运用ANSYS/LS-DYNA有限元模拟仿真分析软件对电铜导电棒在矫直时的各个过程进行三维显示动态有限元模拟,研究以三种不同辊距分别进行矫直时电铜导电棒的残余应力大小及分布和电铜导电棒的弹复量、矫直力随压下量的变化规律。4、初步确定了电铜导电棒在不同辊距下的多矫直辊连续矫直时入口处调试辊的压下量,并研究了导电棒在矫直过程前后矫直机的主要结构参数-辊距和工艺参数-压下量对其应力应变的大小及分布特征的影响。5、采集100根电铜导电棒在工厂矫直机矫直前后的原始数据和矫直数据,对比得出数值模拟数据与工厂矫直实际数据的偏差,分析产生此偏差的主要原因以及实际矫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研究得出其解决方法并确定进一步改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