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活动看文化构建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un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从翻译的角度来研究文化构建的问题。具体地说是研究翻译活动与晚清文学观念重构的关系。虽然文学观念的重构离不开晚清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革的背景,本文作者认为翻译活动在文学观念重构的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首先以多元系统论为理论框架,分析在晚清(1894-1911)这一段历史时期,文学体系内出现了翻译文学得以繁荣的两个条件以及翻译活动的昌盛的原因。接着本文从目标语的角度,结合传播学中的“文化增值理论”和翻译研究中的“标准”理论来分析当时的翻译活动如何构建新知识结构,并说明了这种新知识结构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的知识主体并重构了他们的价值体系和分析事物的方法,这种重构特别表现在文学创作、文学评论和文学观念的深刻变化。最后本文通过对当时公开发表的文学评论的分析,总结出四个方面来印证西方文化透过翻译对晚清文学观念的重构:小说地位的提高,新的西方理论来审视文学,纯文学的追求和白话文的坚持。本文试图证明翻译在目标文化的建构中所起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并且花大笔墨来探索翻译和文化变迁的动态关系,希望在全球化的语境下这一问题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药品生产企业如何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方法分析淮南市药品生产企业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现状、探讨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结果淮南市药品生产企业2005~2008年收集
新加坡独立后,经济发展很快。60年代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8.7%,70年代达9.4%。进入80年代经济的增长势头仍比较强劲,198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993.4美元,步入中等发达国
水稻橙叶植原体(Candidatus Rice Orange Leaf Phytoplasma)由电光叶蝉和黑尾叶蝉传播侵染水稻韧皮部细胞,引起水稻橙叶病。该病害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曾在我国华南局部
双宾语结构作为汉语语法学界长期以来研究的热点之一,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曾有许多语法学家从不同视角出发对双宾语结构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得出了精辟独到的科学结论。但以
中国文字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的演变过程极其复杂,在中国历史上先后就出现了七种不同的字体。这些字体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复杂又到简单的变化过程。研究中
翻译作为一项跨文化的交流活动自人类之初就对人类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翻译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一直吸引着语言学、人类学等其它学科的关注。随着这些学科及翻译研究自身的
拜耳法生产工艺主要由原矿制备、溶出、赤泥分离、种子分解、蒸发和焙烧六个主要生产工序,其中蒸发工序主要起到控制生产流程中的液量平衡,排除生产过程中积累的杂质的作用。
高职会计毕业学生大部分会进入我国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会计队伍,工作在第一线会计岗位。再度提出研究高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目的是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信心
中国要屹立于创新型国家之列,关键在于拥有大批创新型人才。研究型大学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而通识教育作为当今教育界的主流趋势,旨在使
让·莫内计划(Jean Monnet)的设立旨在加强和促进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计划内容包括:激励有关欧洲一体化的研究、教学、科研和思考;支持各类机构和协会促进欧洲一体化的教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