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帕替尼联合帕比司他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3816971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拉帕替尼联合帕比司他对乳腺癌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乳腺癌细胞系SK-BR3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拉帕替尼和(或)帕比司他作用72h,WST-1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PCR检测拉帕替尼和帕比司他作用SK-BR3细胞24h后ERBB1,ERBB2,ERBB3 m 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ERBB1,ERBB2,ERBB3蛋白的表达,AKT,ERK1/2和H2A.X的磷酸化,以及PARP的表达变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随着拉帕替尼和帕比司他剂量的增加,各自单药及联合使用对SK-BR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逐渐加强。当两者联合使用对SK-BR3细胞抑制率为50%时,拉帕替尼和帕比司他的联合系数为0.59。0.3μmol/L拉帕替尼可下调ERBB1和ERBB2 m RNA以及EGFR和Her2表达。当其联合15nmol/L帕比司他作用24h后,ERBB1和ERBB2 m RNA以及EGFR和Her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此外,0.3μmol/L拉帕替尼也能下调Her3 m RNA和蛋白表达。而两者联合使用后,可进一步降低Her3的m RNA和蛋白的表达。此外,采用0.3μmol/L拉帕替尼和15nmol/L帕比司他联合处理细胞后,磷酸化AKT和ERK1/2的水平显著降低。单纯给予15nmol/L帕比司他处理SK-BR3细胞对凋亡无明显影响。给予0.3μmo/L拉帕替尼处理后,SK-BR3细胞凋亡有所增加,但给予0.3μmol/L拉帕替尼和15nmol/L帕比司他共同作用后,细胞凋亡比例显著增高。同时,磷酸化γ-H2A.X和PARP含量也显著增多。结论:拉帕替尼联合帕比司他对乳腺癌细胞生长抑制具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AKT,ERK通路的激活从而诱导细胞的凋亡。
其他文献
本文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并购整合期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分析了这些风险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玻璃体积血是眼科的常见病症,可导致许多并发症,严重损害视功能。药物对促进积血吸收有一定疗效,其作用机制主要是:(1) 促进积血纤维蛋白溶解;(2) 促进红细胞溶解;(3) 增强巨
金属三片罐作为食品包装时,其涂层中多种化学污染物如三聚氰胺(MEL)和双酚类物质(BPA、BADGE、BFDGE)会向食品中发生迁移,由此对人体产生潜在危害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拟
气井暂堵液体系的设计思路为“堵得住、解得开”。目前国内外已开发了大量具有不同特性的堵漏剂,如预交联高分子聚合物暂堵剂、自适应广谱屏蔽暂堵剂等均有较好的堵漏效果。
本文为澳大利亚成人急性应激障碍与创伤后应激障碍治疗指南(2007年版)编译稿。期望能为汶川地震灾后的心理障碍患者的治疗康复提供参考。
我国社会目前,且在将来的一段时间内仍将会,处于城镇化的进程中。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大量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随之产生了对公共事业和设施建设的大量需求。由于市政建设产品具
聚羧酸系减水剂(Polycarboxylate Superplasticizer)是继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和萘系减水剂之后发展而来的第三代高性能减水剂,近几年来,开始广泛用用于混凝土工程之中。聚羧酸
21世纪是器官移植、微创手术、基因治疗的时代,作为“医学之巅”的器官移植已经成为治疗终末期病变和器官功能衰竭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随着外科技术的改进,免疫抑制剂的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需要关注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的企业家们也逐渐开始重视社会责任的承担。特别的,绝大多数的中国企业都非常热衷于慈善捐赠
“数据化运营”是什么?如今在IT业内,实际上也没有什么权威的、统一的概念。也有人提出了与这个词类似的,如“数据运营”、“数字化运营”等字面上的说法。但从字面上理解,“数据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