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折变光感应光子晶格中的缺陷孤子的实验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theme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光子晶格的光感应实时制作技术的出现,大大方便了人们制作各种类型的光子晶格。在光感应光子晶格中各类分立孤子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如:缺陷孤子、带隙孤子等。本论文主要实验研究了在白散焦非线性掺铁铌酸锂(LiNbO<,3>:Fe)晶体中,通过光折变光感应效应制作一维:二维光子晶格,及在这类光子晶格中的缺陷孤子、带隙孤子现象,初步研究了环形光子晶格的制作。取得的研究成果总结如下: 利用两束寻常偏振的晶格光束的干涉条纹在晶体中通过光折变效应写入一维光子晶格。当异常偏振的探测光垂直入射到晶体前表面上干涉条纹中的一个暗条纹或一个亮条纹处时,在探测光和晶格光在满足一定的光强比和一定的辐照时间的条件下,我们分别实验观察到了奇、偶对称的缺陷孤子。我们认为,这种缺陷孤子的形成是由于探测光通过自散焦光折变非线性作用在其辐照处局域地形成了一个负缺陷,当该缺陷深度达到一定值时,它所对应的传播常数进入到布拉格带隙中,致使探测光被局域化形成了缺陷孤子。 利用空间傅里叶变换方法在厚度为10mm的LiNbO<,3>:Fe晶体中成功地制作了周期为16μm的二维四方光子晶格。探测光和晶格光在满足一定的光强比和一定的辐照时间的条件下,当探测光以布拉格角分别入射到LiNbO<,3>:Fe晶体前表面上一个亮点和一个暗点时,我们实验观察到两种类型的带隙孤子。我们还实验观察了二维四方光子晶格的傅里叶空间频谱。我们认为,形成带隙孤子的原因是由于探测光以布拉格角入射到光子晶格中,在非线性作用下在自身辐照处形成一个负位缺陷,当其传播常数从第一带的M<,1>点下降到布拉格带隙时,探测光在带隙中重复布拉格反射实现了自身的局域化。我们通过二维四方光子晶格的傅里叶空间频谱证明了我们所制作的光子晶格的确是四方对称性,探测光的入射角也确实是布拉格角。
其他文献
司徒乃钟,香港岭南画派代表人物,出生于广东开平书香世家,祖父为晚清拔贡、名诗人司徒枚,父亲是岭南画派大师司徒奇(苍城)。从小受父亲影响,八岁就已成为父亲的画童,并因此得以拜在关山月、黎雄才、杨善深、赵少昂国画大家门下,深得诸位岭南大家的真传。青年时代赴加拿大留学,并深入学习、研究西方艺术,在家门、师门所学基础上,广泛吸收西画在造型、色彩上的优点,形成他题材广泛又不拘一格的画风,他的作品或工或写,赋
本文利用热蒸发方法在硅(111)表面上,通过调节加热电流控制铋薄膜的生长速度,改变蒸发时间和观测石英晶振频率,来制备各种厚度的半金属铋薄膜样品。随着沉积时间的加长,观测
【摘要】平面设计作品是不同要素的融合,主要体现设计者的灵感。纵观当前广受欢迎的优秀平面设计作品,都必须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更为重要的是要体现出创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与思想,各部分风格应当保持一体化,避免混乱。在这样的表达过程当中,各类符号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平面设计 符号应用 改革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9-009
随着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人们将工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大量废气(如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化物、碳化合物等)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危害了人类身体健康,生物的生存和发育,导致了酸雨腐蚀物体,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等恶劣的影响。因此,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大气污染造成的危害,对污染气体进行检测,及时掌握污染气体的排放和分布情况对于环境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