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对比分析手术取栓与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回顾2000年至2010年我科收治的病程<7d的181例下肢DVT患者,其中手术治疗组93例,置管溶栓治疗组8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分析手术取栓与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回顾2000年至2010年我科收治的病程<7d的181例下肢DVT患者,其中手术治疗组93例,置管溶栓治疗组88例。两组患者均先置入下腔静脉滤器,然后手术组行患肢介入联合手术取栓,置管溶栓组行胫后静脉切开置管,术后两组病人均统一规范给予抗凝、溶栓、消肿等治疗。结果:181例(181条患肢)手术取栓与置管溶栓均取得成功,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其中145例成功随访6~30个月,平均(18.36±7.14)个月,手术组78例(中央型32例,混合型46例),平均43.4岁,根据CEAP临床分级C0:16例,C1:55例,C2:35例,C3:32例,C4:22例,C5:19例,C6:12例.参照动脉造影标准分级:治愈23例,显效25例,好转25例,无效5例,有效=治愈+显效+好转,总体有效率93.59%;置管溶栓组67例(中央型31例,混合型36例),平均41.2岁,根据CEAP临床分级C0:15例,C1:50例,C2:36例,C3:24例,C4:29例,C5:31例,C6:22例.参照动脉造影标准分级:治愈15例,显效15例,好转25例,无效12例,有效=治愈+显效+好转,总体有效率82.0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DVT是一多因素、多基因疾病,受到获得性因素和遗传性因素的共同作用;手术取栓与导管溶栓治疗DVT的近期疗效均较好,中远期疗效比较,手术取栓较导管溶栓的疗效好,在患者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作为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首选;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能有效预防手术操作过程中及术后的PE发生或复发;髂静脉受压狭窄或闭塞患者行球囊扩张成形及支架置入能够明显改善静脉回流,防止血栓复发,预防PTS。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病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吸入性肺炎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入住我院的120例老年患者,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12个月(2014年4月1日-2015年4月1日
作为适应海洋时代的交通载具,两栖车的研究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其推进系统的设计方法也在不断进步和改善。升力法是一种常规的两栖车喷水推进轴流泵的设计方法,其优点是简单
介绍了以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为基础的柴油掺烧尿素水溶液降低柴油机NOx排放的工作原理,并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燃用不同掺加比例燃料的发动机台架对比试验。研究表明,在不同
目的 研究PDCA循环心理护理模式对初次进藏新兵急性轻型高原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入院治疗的初次进藏新兵AMAD患者2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PDCA循环
研究背景:在治疗包括椎管狭窄、腰椎不稳定、腰椎滑脱以及腰椎间盘突出在内的疾病时,如果保守效果不佳,腰椎融合术即被视为金标准。但是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一些远期疗效观察及
过程设备系统的操作安全与人机界面的设计和交互管理有着直接的联系。人机界面的设计不是一个新的课题,随着机械化、自动化和电子化的高度发展,人的因素在生产中的影响力越来
以汽车发动机废热(废气与冷却水)为热源,驱动两级吸收/压缩混合制冷系统取代传统的压缩式汽车空调制冷,不仅节约压缩机消耗的电能,使汽车行驶过程中的燃油量降低,更是对目前
论述了新产品试制阶段全过程工艺管理的重要性,针对研制阶段各项工艺计划的实施,强调了新产品试制过程中工艺技术及工艺装备的原始资料是极为宝贵的。工艺管理人员要及时收集总
蒙古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借此机会,蒙古国对外贸易总额不断增加。蒙古国在货物贸易方面取得迅速发展同时服务贸易也开始不断发展。2008年蒙古国
设计简单、低廉、环保、高效的合成策略和开发新型的微纳米材料是微纳米技术研究的重点,对于纳米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围绕着半导体金属氧化物微纳材料的结构和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