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中原城市群产业升级为研究主线,分析了现阶段河南省以中原城市群产业集聚为载体,推进中原城市群协调机制建设为着力点,充分利用国家产业升级及东部产业转移契机,构建基于产业协调的中原城市群发展模式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后危机时代高技术产业的再次发力和我国着力培育新兴战略性产业的突围性抉择,将给河南省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全球经济深刻调整将推动国际国内产业加快转移。这将有利于河南省承接“两个转移”,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河南省加快推进企业战略重组,引进先进技术和高素质人才,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企业素质。近年来,河南省在产业发展上,形成了涵盖国民经济39个行业大类,门类齐全、规模较大的工业体系,食品、有色、化工、装备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纺织等产业在全国的竞争优势比较明显,超硬材料、血液制品、光电、硅材料等高技术产品产量居全国先进行列。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和现代物流业以年均20%左右的速度增长。随着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产业发展的潜在优势将进一步发挥。根据工业化、城镇化演进规律和河南省现代化进程,总体上看,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河南省进入了全面推进转型升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回顾“十一五”发展历程,无论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如何变化,河南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逐步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河南实际的发展路子。一是坚定不移地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启动实施了产业集聚区、复合型城市新区建设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促进了城市群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在加快工业化的同时,不断加大支农惠农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二是坚定不移地坚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推进全省重要增长极和核心区建设,推动郑汴、郑新、郑许等城市一体化发展。同时,大力支持黄淮四市、豫北、豫西南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出台实施了一系列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政策措施,全省区域发展更加趋于协调。三是坚定不移地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每年为全省人民办好“十大实事”,着力解决就学、就业、就医、社会保障和住房保障问题;积极推进和谐中原建设,为实现中原崛起奠定了群众之基。四是坚定不移地坚持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按照建设“两型社会”要求,强力推动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工作,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五是坚定不移地坚持统筹省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着力在承接产业转移、加强与央企战略合作、引进国内外500强企业等关键环节上下功夫、求实效,一些重点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进一步激发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十二五”时期是河南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全力实施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总体战略的攻坚时期。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因国际金融危机而改变;国家坚持扩大内需,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有利于河南省发挥人口、市场等比较优势,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缩小与沿海地区的体制、政策差异;国际金融危机推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家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沿海地区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有利于河南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河南省城镇化进入加速推进期,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口和产业加快集聚,将释放出巨大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潜力,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实现总量扩张和结构升级;中原经济区建设布局全面展开,一大批基础设施和结构升级项目将相继投产并产生效益,特别是全省上下形成了奋力拼搏、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有利于提升河南省综合经济实力,凝聚民心、汇集民智,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总体上看,“十二五”期间,河南省既面临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又面临转型升级的重大任务,还面临各种严峻挑战和竞争考验。全省上下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立足省情,发挥优势,在发展中加快转型,以转型推动发展,努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迈向新阶段。以建设中原城市群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三化”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示范区为契机,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总目标,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全面提速的总战略,加快经济转型、体制转型,助推“两大跨越”,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增强经济活力、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民富省强、社会和谐、环境友好、全面开放的现代新河南奠定更加坚实基础。本论文致力于解决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是重点对城市群产业发展进行分析,提出中原城市群产业升级空间协调路径,明确各城市功能定位,形成错位发展;二是建立城市群能级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弄清各个城市在城市群产业升级中扮演的角色,构建一个合理的城市群空间格局,力求为推动中原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提供建设性和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第三是对中原城市群产业升级中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重点构建中原城市群协调机制,构建基于产业协调的中原城市群发展模式。全文从中原城市群产业协调发展的视角,以2003—2009年为时间区间,通过建立科学客观的中原城市群产业协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宏观分析研究,提出了中原城市群产业升级模式应采取“创新网络”模式,以及中原城市群产业发展的协调模式宜为:“分层次的、动态推进的、有政府调控的市场协调模式”。同时,通过中原城市群目前产业协调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在产业升级过程中中原城市群整合的战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