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内异物的临床分析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mineonbridg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眼内异物的治疗原则及手术疗效。方法:对眼球穿孔伤合并眼内异物患者50例。不同位置的球内异物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分别对手术时间、手术方法与术后视力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50例眼部异物的X线平片阳性率82%,眼B 超阳性率88%,CT阳性率100%,X线定位检查结果38例与手术结果符合,准确率为76%(38/50),B超检查结果42例与手术符合,准确率为84%(84/50),CT检查结果49例与手术符合,准确率为98%(49/50);2)术后视力提高29例(58%),视力不变14例(28%)视力下降7例(14%),术后视力无光感9例(18%),<0.01者13例(26%),0.01~0.3者17例(34%),>0.3者11例(22%);3)将术后视力恢复分为≥0.01组和<0.01组,本组病例手术时间越短,术后视力恢复越好,差别有显著意义;4)本组病例中,采用巩膜外路取出术与玻璃体切割术,2种手术方法术后疗效无显著差异;5)术后并发症:术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5眼,再次行玻璃体切割,气体或硅油填充术,3眼复位成功,眼内炎组4眼再次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后2眼视力提高,2眼复发性网脱,眼球萎缩,视力丧失。结论:1)在眼内异物损伤的诊断中 ,CT的优势在于异物的显示、定位及眶内并发症的诊断 ,B 超的优势在于显示眼内异物的并发症 ,X线拍片的优势在于显示高密度 尤其是金属 异物的大小和形态,多种影像学方法联合应用可为手术提供较为全面的信息;2)眼内异物术后视力恢复与手术时间有一定关系,手术时间越短,视力恢复越好,差别有显著意义;3)巩膜外路取出术与玻璃体切割术均为眼内异物取出的有效手段;4)RD或PVR是异物摘出术后最常见并发症;
其他文献
目的:在建立C57BL/6小鼠对BALB/C小鼠的尾部皮肤移植模型的基础上,观察移植皮片的存活情况。探讨棘球蚴抗原B对小鼠皮肤移植的影响,包括对于小鼠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及移植物病
目的:制备纳米多孔羟基磷灰石(HA)陶瓷支架;研究新型陶瓷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方法:用水热法法制备纳米级HA粉体,有机泡沫浸渍法制备多孔陶瓷支架,观察其形貌特征,组成成份及力
目的: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定位脑功能区,探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对手术前后脑运动皮层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正常成人及30例脑运动皮层区或附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