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指出:“我们应在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基础之上,需建立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弱化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评价考核,强化对结构优化、民生改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考核,旨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就要求对于区域内的经济、民生、社会、生态、科技五大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协调程度进行评价分析。本文在对综合发展指数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以甘肃省14个市州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发展、生态建设、科技创新五大系统的综合发展程度。首先介绍了关于综合发展观的演变历程,以及国内外对于发展观的研究现状、综合发展指标体系等相关理论。然后阐述了指标体系的构建理论与方法,运用了变异系数法进行指标的筛选,以及指标体系的整体改进。最终构建的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级,第一级为总指标,第二级为具体指标的分类,第三极是具体的指标,共分为5个子系统42项指标的一套指标体系。最后利用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甘肃省14个市州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数据来源于《甘肃省统计年鉴2012》以及《甘肃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监测报告》,首先对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其次将主观赋权方法—专家打分法和客观赋权方法—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对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的初步确立,然后运用组合权值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以此为基础,对甘肃省14个市州的综合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并根据本文的评价结果对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