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换热内表面冷却水污垢热阻的实验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aoc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换热设备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设备。据调查,90%以上的换热设备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垢问题。结垢的形成,降低了换热效率,增加了流动阻力,由此造成了一系列的经济损失。因而受到各国传热学界和工程技术界的广泛关注,成为换热设备的设计、运行、维护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但由于换热设备污垢是在动量、热量、质量传递同时存在的多相流动过程中形成的,其影响因素众多,往往涉及流体力学、传热学、化学反应,甚至化工动力学、胶体化学、统计力学乃至表面科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这使换热设备污垢研究十分复杂,给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迄今为止,换热壁面的污垢仍然是传热学中未真正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本文分析了污垢热阻研究的现实意义,并对国内外在污垢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阐述了铜管内表面结垢情况,通过对比珠江水、泥沙颗粒污垢、湖水混和泥沙三种污垢热阻实验结果,得到珠江水污垢热阻在1.0~2.0×10-4m2·K/W之间;泥沙颗粒因为颗粒粒径较大,没有产生污垢,并且大粒径颗粒冲刷管内壁破坏了边界层,增加了湍流度,从而强化了对流换热;湖水和泥沙混和实验中,微生物与细小泥沙结合形成胶体,极易形成微生物污垢,黏附在铜管内壁,使污垢热阻增大,流速较低时污垢更容易黏附,一旦流速增加污垢又被剥离了,大颗粒冲刷铜管内表面,强化了对流换热。运用正交试验表设计硅酸铝颗粒污垢热阻实验,进行了3因素2水平的实验:管内流速分别为0.9m/s和1.2m/s、颗粒浓度分别为0.7kg/m3和1.4kg/m3、管型分别为内光滑管和内螺纹管,得出的污垢热阻不明显。最后针对广州发电厂结垢和堵塞严重的情况,利用2003年全年运行日志,进行了污垢热阻的计算,得出其平均污垢热阻约为0.8~2.0×10-4m2·K/W,与冷水机组实验得出的结果相符合。
其他文献
21世纪人类面临着能源短缺和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为解决这些问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人们正在寻找一条既能合理利用资源,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途径。 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及
本文对微型液轮机的强化传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主要研究了在相同实验工况,雷诺数范围在2.0×10~4~1.0×10~5之间的情况下,雷诺数Re,液轮机螺距h,液轮机轮毂直径d等参数对液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矿产资源的开采,矿区遭受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矿区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本文以榆林为例,从生态补偿理论出发,分析了矿
大数据时代下,移动医疗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下一座金矿,移动医疗患者用户与日俱增,而在海量数据的存储与运用中,移动医疗患者用户数据被收集利用,无论在网络空间还是现实生
笔者从案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出发,即雇主利用法律漏洞,侵害在校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从在校大学生法律身份定位缺失和大学生缺乏相关经验和知识这两个角度,运用法理进行剖析.旨
犯罪是犯罪人与被害人的互动.我国司法实践中一直以犯罪人为中心展开调查,犯罪被害人的作用没有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本篇文章通过明确犯罪被害人调查的内容、主体、对象、方法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强竞争使每个人需要面对来自工作、学习、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尤其是经常需要面对各种竞技的体育运动员。压力能诱发兴奋、厌烦、恐惧等多种不同的情绪,不同
格子 Boltzmann方法是一种新兴的基于介观层次的数值模拟方法,它以离散的运动论和统计力学为出发点来描述流体。本文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了磁流体的相关特性。 本文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校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应用型高校党建工作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分析现阶段应用型高校党建与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提出党建与人才培养融合的方法,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在火车站排队买票逐渐成为历史,人们更多的使运用网络进行购票,各种购票平台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目前,在第三方购票平台更是成为一种常态,而作为附加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