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法磁谱仪热系统在轨响应特性分析及优化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umgle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航天科技飞速发展,开展太空科学实验以及太空探索项目日益成为国际研究热点与前沿。凭借运行稳定、规模庞大等优势,国际空间站(ISS)成为进行太空探索实验的理想平台。作为第一个在ISS上开展的大型科学实验,阿尔法磁谱仪(AMS)旨在通过探测高能宇宙射线,以更好地理解宇宙未知和起源。AMS安装于ISS主桁架外部,面对复杂且恶劣的太空环境,同时受到ISS自身运行的影响,AMS热系统面临严峻考验。因此,对AMS热系统在轨运行响应特性的研究是保证AMS长期安全运行的关键,也对其它站载设备热系统的研发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以AMS热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在轨实验热数据,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对ISS运行工况下AMS的热环境动态变化特性、热系统动态响应特性、温度异常发生规律及优化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及相关结果如下所述:
  1.理论分析了AMS在轨运行的热量传递过程,对AMS在轨热平衡条件以及空间辐射外热流进行了理论推导。在此基础上,理论计算了三类ISS典型操作对AMS表面热环境的影响。其中,计算得到了锁定ISS太阳能阵列对AMS表面太阳辐射外热流的遮挡作用在(-75°,-21°)和(+57°,+75°)β角区间内最为显著;推导了AMS表面太阳辐射外热流随ISS右侧主辐射器转动而变化的数学模型;基于球面坐标系以及ISS飞行姿态的三个角度控制变量,建立了ISS飞行姿态调整时AMS表面外热流的动态变化数学模型,可较为准确地实现ISS变姿态中AMS特定表面外热流的理论计算。
  2.基于AMS在轨运行近九年的实验热数据,对ISS全工况下、全β角区间内AMS表面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AMS不同表面温度异常出现位置。基于ISS典型操作工况的记录数据,重点对高频发生的ISS典型操作工况下的AMS温度响应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不同ISS典型操作对AMS的温度影响规律。基于在轨温度记录数据,研究了ISS全工况下的温度异常发生规律,对已有应对措施的热控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ISS全工况下的AMS各部件温度大多处于正常允许范围内,只有TRD气体系统和第一层TRACKER上会发生低温异常;相同条件下,不同类型的ISS典型操作对AMS温度具有不同甚至相反的影响,证明了ISS典型操作之间的温度补偿作用;第一层TRACKER的低温异常主要发生于无多层绝热材料覆盖的中心区域且集中在(-75°,-65°)β角区间,超温幅度有限,开启邻近加热器可对其实现有效热控制;TRD气体系统的低温异常大多发生于(-65°,-28°)、(-25°,+28°)和(+44°,+75°)β角区间,主要由ISS典型操作和AMS处于冷工况导致,加装绝热毯可完全避免(-60°,+60°)β角区间内的低温异常,却可能加剧(-75°,-60°)和(+60°,+75°)β角区间内的低温异常,对此可适时采取开启临近加热器、转动ISS右侧主辐射器以及取消锁定ISS太阳能阵列的热控制建议,以避免低温异常加剧。
  3.基于商业热分析软件Thermal Desktop和SINDA/FLUINT,建立了AMS安装于ISS上的系统级热网络模型,通过多种数据对比方法验证了数值模型有效性。利用热网络法对ISS运行下AMS热系统关键部件的热环境变化以及温度响应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重点对AMS热系统关键部件所受ISS典型操作影响规律及其温度异常发生规律进行了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表明:AMS表面外热流的变化趋势主要由其中的太阳辐射外热流决定,三种ISS典型操作均能对外热流造成显著影响,导致的外热流变化幅度随β角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并在极值β角处取得极大值,最大可达383.6W/m2;调整ISS飞行姿态对AMS热系统关键部件影响相对较大,并可能引发温度异常;温度异常通常只可能在ISS姿态改变为沿+Y、+Z轴方向飞行时发生,发生时间为典型操作执行后的6235s至73897s,且分别在AMS两个主散热器的右侧和底部区域发生机率最高、对硬件设备影响最为严重。
  4.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对ISS典型操作引起的AMS热系统的外热流与温度改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据此揭示了不同ISS典型操作对AMS热系统温度响应特性的影响机理。根据ISS右侧主辐射器转动对AMS热系统温度响应特性的影响机理以及温度补偿效应,针对ISS飞行姿态调整可能引发的AMS热系统关键部件温度异常,提出了基于ISS右侧主辐射器角度调整的两种热控制优化方法,并对其热控制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调整ISS飞行姿态时AMS热系统温度响应只由其表面外热流决定,而锁定ISS太阳能阵列和转动ISS右侧主辐射器下的AMS热系统温度响应则由其表面外热流以及热系统向空间辐射散热共同决定;对于以“最小热流”和“最低温度”为原则的热控制优化方法,其分别可导致温度异常发生时间延迟2.0%~28.1%和2.0%~42.7%,在特定条件下甚至可以完全避免温度异常发生,展现出良好的热控制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幼儿时期,幼儿的区域活动的展开十分重要,需要教师组织好区域活动,这是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形式,也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提供丰富有趣的、多样性的活动环境,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愿地选择活动材料,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策略  1 区域活动建设的现状  在区域活动的建设中,材料投入和环境质量建设是幼儿园教师首先
期刊
摘 要:在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非常关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力求营造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促使教学活动更加顺利有效的开展。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而且学生的课堂中的主体,所以教师应该注重互动教学模式的运用,增加师生互动和同学交流,这样在师生共同配合努力下,才能獲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小学英语教师在探索实施互动教学模式的过程中
期刊
摘 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经典阅读是传承发展祖国文化的重要途径。对于小学生来说,坚持阅读经典的习惯,对以后的学习及个人素养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小学语文教材中也编排了大量优秀的文章,这些文章帮助学生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但是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结合课文内容,为学生选择并推荐一些经典著作,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高
期刊
摘 要:高中物理知识具有抽象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与生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教学中,部分教师却忽略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枯燥地照本宣科,导致学生没有兴趣学或者对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对此,教师应把握物理学科的特点,以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为出发点,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物理教学,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 生活化; 抽象思维能力;
期刊
摘 要: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恰当运用,能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自主探究精神、提升学生学力。而在实际教学中,其运用存在较多误区,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本文试图在分析其运用误区的基础上,先破后立地找出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高效应用之道。  关键词:微课;小学信息技术;误区;高效应用  首届中国微课大赛对微课的定义是:“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程”,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
期刊
摘 要:在实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新的教学理念已为广大教师接受与认同,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等都已经有了一定的改进,但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率并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通过精心备课,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加强师生互动等活动,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课堂效率;提高方式  基于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时数比原先少了许多,而农村家长又无法辅导孩子的课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小学语文教师已认识到阅读教学对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但就现实情况来看,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仍较弱,无法为自身语文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就需要广大一线小学语文教师积极顺应新课改的要求,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并善于立足学生的学情,创设合理科学的教学策略,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提升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新课改的提出与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体育教学,从而培养学生就别较高的身体素质,实现“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目标。在小学体育教学阶段,教师在提高学生体育技能的同时,还应加强学生的体能发展,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鉴于此,本文针对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探究提高小学生体能水平的体育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能水平;教学策略  小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基础阶段,要求教师在关
期刊
摘 要:在新的经济发展背景下,为了保证教育事业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我国的教育事业也纷纷进行改革和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英语这门学科显得越来越重要,加之新课程改革的落实,对英语教学也有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即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而初中作为英语学习的最佳时期,更应该加强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分析当下课堂教学效率低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切实的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的英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学不纯粹是知识的传播,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结合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自主探索,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动机和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虽然课前预习非常重要,但是如果课前预习方法不当,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会浪费学习时间,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基于此,本文对课前预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课前预习;小学数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