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新政是清廷在内忧外困的情况下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它的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各个方面,在清末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清末河南新政是在清廷的要求下逐次进行的,给河南社会带来许多新变化。本文试图详尽地梳理一下清末河南新政的一些具体举措,侧重研究其社会经济举措,探讨其给河南社会造成的影响。本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新政之前的河南社会经济状况。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下,河南的自然经济初步解体。河南人民大部分还是生活在在封建经济方式之下,遭到沉重的封建地租和高利贷的剥削,部分豫北人民还受到资本主义雇佣劳动方式的压榨。地权关系虽然有所变化,但是地主阶级依然占有相当数量的土地。吏治的腐败,既加重了河南人民的负担,又造成了农业经济的衰退。第二部分,清末河南新政的主要举措。首先是调整机构与整顿吏治。增添新机构,整顿河工,裁汰部分冗衙冗员,淘汰惩处庸劣官员,提拔引进贤明官员。其次是财政税收的调整。调整财政税收机关,整顿粮赋,调整盐税、厘捐等杂税,整顿支应车马项。第三是货币政策的调整。流通铜圆,统一货币,整顿金融。第四是振兴实业。成立专门的实业管理机构,在农业、工业、商务方面实行一系列的振兴措施。第五是发展近代文化教育事业。创办新式学校,选派留学生,创办报刊。第六是改良社会生活和习俗。改良社会风气,进行社会救助。第三部分,清末河南新政的社会影响。其积极影响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政府机构和吏治的近代化和思想观念的更新。其本身也存在着局限性,产生了诸多的社会问题,社会经济基础的薄弱和财政匮乏,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各项新政措施的深入开展;思想的保守,阻碍了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税收的增加,导致了人民生活的贫困化;吏治的腐败,激起了人民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