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民间有一句玩笑话“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买两碗面条,吃一碗倒一碗”,这句通俗的话充分体现了在那个年代人们对于丰富物质生活的向往。而现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这头雄狮已然开始觉醒,那么在当今社会,人们眼中的幸福是怎样的呢?许多人觉得幸福对于当今的中学生而言只是一种追求,我们的媒体报道经常采用一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来告诉大家,有多少中学生不幸福,有多少中学生心理不健康,有多少中学与父母老师发生冲突,甚至有多少中学生有自杀倾向,导致社会的舆论变成这样子:我们的中学生十分不幸福,因为他们要面对“丧尽天良”的高考,要完成无穷无尽的作业,要压抑自己的兴趣爱好,要接受统一的集体教育、磨平棱角成为知识分子工业化大生产的统一产品。但是当研究者真正的深入中学、与中学生接触时,又会发现中学生们的脸上依然挂着笑容,中学生们喜欢自己的老师、同学和父母,中学生们可以投入与自己的功课和任务中,他们虽然也会面对许多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但是多数人可以独立解决这些问题,恢复正常的生活,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也显示中学生的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为什么大家感觉的幸福和实际调查研究之后的幸福区别这么大呢?这是因为平时的我们只注重了自己的感觉,却没有考虑实际表现。据此Seligman(2012)提出了他的多元幸福感理论,认为幸福包括人类的五个终极追求,即PERMA结构,分别是:积极情绪、投入、意义、成就和人际关系。本研究从感觉好和表现好两方面对中学生幸福感进行了如下研究: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和前人研究的分析,发现基于PERMA结构编制的中国中学生多元幸福感的测量工具还是空自,因此本研究以中国中学生为对象,旨在编制符合中国中学生特点的多元幸福感问卷,并进一步考察中学生多元幸福感的一般特点及其与自尊的关系。本研究在梳理前人研究、开放式调查的基础上,编写了39个题目的初测问卷,采取整群抽样法,选取重庆地区某中学94名初一学生对初测问卷题目进行了通俗度检验,请被试对题目表述进行评价,后将初测问卷在重庆地区实施初测,回收有效问卷525份,对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和因素分析,形成22题的再测问卷,并再次施测,共回收有效问卷549份,最终放弃原先的5维度构想,形成了4个维度的中学生多元幸福感结构。随后在河北、山东两地进行正式施测,回收有效问卷663份,发现自编问卷有良好的信效度,并对中学生多元幸福感进行了描述统计分析和性别、年级的差异检验,最后研究了学业成绩对自尊与幸福感之间的调节作用。本研究的结果表明:(1)中学生多元幸福感是一个四维度的结构,分别是:积极情绪、成就体验、沉浸投入、和谐关系。(2)本研究编制的中学生多元幸福感问卷总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0.909,各个维度的α系数分别为:积极情绪a=0.802,和谐关系a=0.836,沉浸投入a=0.849,成就体验α=0.795;问卷各维度与总分的相关在0.765-0.859(p<0.01)之间,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在0.454-0.606(p<0.01)之间。验证性因素分析的主要拟合指标X2/df=4.326, PCFI=0.758, TLI=0.912, CFI=0.928, NFI=0.909, GFI=0.919, RMSEA=0.072;中学生多元幸福感总分和各维度与青少年生活满意度总分相关在0.562-0.764(p<0.01)之间;与二维自尊总分相关在0.458-0.702(p<0.01)之间;与总体自我价值相关在0.260-0.554(p<0.01)之间,以上指标显示本研究编制的中学生多元幸福感问卷符合心理问卷的结构关系,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3)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中学生的多元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M=53.57,SD=11.87),各维度中,积极情绪(M=13.95,SD=3.73)、和谐关系(M=15.16,SD=3.33)、沉浸投入(M=12.27,SD=3.73)三个维度的得分也偏高,成就体验(M=12.20,SD=3.68)得分偏低;中学生多元幸福感性别差异显示,男生与女生在问卷总分(t=-0.164,p>0.05)、积极情绪(t=-0.781,p>0.05)、沉浸投入(t=-0.447,p>0.05)维度得分差异不显著,男生与女生在成就体验(t=-2.175,p<0.05)、和谐关系(t=-2.065,p<0.05)维度得分差异显著,成就体验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和谐关系女生得分高于男生;总体上中学生多元幸福感在初二(M=55.50,SD=10.52)时最高,到初三(M=49.79,SD=11.22)最低,整个高中阶段呈现上升趋势;不同学习成绩分组的中学生多元幸福感问卷得分的差异检验结果显示,成绩优秀组与成绩较差组在问卷总分(t=3.789,p<0.001)、积极情绪(t=3.315,p<0.01)、沉浸投入(t=4.271,p<0.001)、成就体验(t=-4.123,p<0.001)维度得分差异显著,成绩优秀组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成绩较差组,但是在和谐关系维度的得分上,两组没有显著差异。(4)本研究发现学业成绩在自尊与成就体验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R2=0.519,F=55.025,p<0.001),学习成绩有助于缓冲低自尊对于成就体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