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直接关系着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是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的关键因素。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失真是制约我国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重要影响因素,一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真实性问题受到资本市场投资者和证监会的高度关注。而企业盈余管理决策是影响财务信息质量及真实性的重要方面,本文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视角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问题,为有关监管或政策制定部门提供政策启示。从理论上来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能够通过政策成本和管理者委托代理成本的这两个渠道影响公司盈余管理。政策成本假说认为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加大情况下,为避免其中税收征缴和政府监管等方面的政策成本或者为了获得更多政府政策的“怜悯”,他们会进一步做小企业利润,这就加大了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管理者委托代理成本假说认为随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其管理层面临的经营困境更为艰难,出于薪酬目的或为保住饭碗,他们会进一步做大企业利润,加大正向盈余管理程度。本文基于2000-2017年我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盈余操纵行为或者利润管理活动的影响。本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首先,随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加大,我国上市公司会显著加强其盈余操纵水平;在民营上市公司或中小规模的企业中,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公司盈余管理活动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随着企业景气程度的提高,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盈余管理活动的正向影响会显著降低。最后的扩展性研究方面,本文还考虑了经济危机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盈余管理之间关系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为应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加大,上市公司进行了更大程度的盈余管理活动。本文的实证研究扩展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公司盈余管理两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文实证结论具有以下两点的政策启示:第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主要来源于政策成本和管理者私利动机,其中由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导致的政策成本的效应更为强烈,所以有关政府部门应该一方面妥善处理好自身与市场的关系,降低对经济主体以及市场的过度干预,同时需要进一步提高经济政策实施和落实的信息透明度,使企业和个人尽可能充分了解当前政策的走向,并保持政策制定的一致性、持续性和可预见性,以降低他们所面临的政策成本;第二,上市公司应加强对管理层的监管,保证股东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的知情权,杜绝管理层知情不报的私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