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已经迈入了21世纪,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体育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加深,我国的体育事业逐步步入了国际舞台,并且不断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不可否认,体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体育科技的支持,而且科技的不断提高和发展更需要大批高素质、高学历、高层次的体育科研人才,我国体育界很早就认识到这一事实,因此早在建国初期就开始培养体育硕士研究生。俄罗斯是离我国最近的欧洲国家,其体育水平发展处在世界前列,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时间较早,因此其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和方法在某些方面优于我国。 本文通过对两国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现状的比较分析来探索我国在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上的优点与不足,希望通过此分析能够为中国的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一些可取之处。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举例法、文献检索法、逻辑分析法等主要科研方法对中俄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和教育模式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比较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中国和俄罗斯在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课程设置上存在相同之处。课程结构都是以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及论文四大类别。在学制上通常都是2-3年。我国体育专业硕士培养目前为2年(在职),体育硕士大都为3年制。(2)俄罗斯体育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和我国的招生制度略有差别。我国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注重笔试理论与实践,而俄罗斯则注重口试与实践,偏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3)俄罗斯在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注重学生早期的科研方向培养与实际科研操作,培养的科研目的性比较强,研究领域的确定相对于我国比较早,便于学生早期进入科学研究角色。(4)我国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注重拓宽学生基础理论研究,理论课程设置相对较多,便于学生进一步对某领域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