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对于个人民主素养和公民品质的发展愈加重视,学校要承担起培养公民的民主精神和自我意识的重要责任。班级学生自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班级为平台,以班级各项事务为载体,在规则的引领下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尝试练习过群体民主生活,培养自治意识和民主精神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本文的研究目标有两方面:一是价值层面,以陶行知的学生自治理论为基础进行深入分析,厘清班级自治的意义;二是实践层面,选取一所学校对班级自治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在实际班级学生自治的过程中,有哪些成功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究解决策略,为更好地培养学生自治能力,成为未来合格的社会公民做好准备。研究内容包括:一是对于班级实施学生自治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探讨学生自治的必要性。二是对初中班级学生自治的现状进行研究,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班级自治的现实情况。三是对现下班级学生自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研究,并结合班主任与学生的建议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为了深入研究班级学生自治的现状,本论文采用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选择不同年级的2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选择其中一个班级进行了观察研究以及对部分老师和班干部学生进行了访谈。研究发现,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学生自治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学生自治在实际教育管理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自治组织没有真正发挥培养学生民主意识,锻炼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第二,教师管理团队对于班级自治的认识存在着差异;第三,学生对于参与公共事务的认识较为缺乏;第四,学校在实际教育和管理时与最初目标产生一定的偏差,学校对于学习质量的把控容易导致对于学生道德发展和能力提升的忽视;第五,应试教育对于学生自我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学生自我意识和个人能力发展的空间在以应试为主要的教育目标的指引下愈加窄小。针对在研究中发现的问题,笔者认为除了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改正,还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来改善现有的状态:首先是提高班主任老师的综合素养。职业的性质与特点要求教师们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加强自身的修养。教师要主动去吸收先进的教育和管理理念,丰富个人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其次是学生要积极参与到班级的各项事务中。班级自治的实施的基础在于学生意识到,并且了解到民主的价值。最后是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时,要协调好与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发展。学校对于学生自治发展要予以大力支持,带领师生们共同推动民主教育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