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足球因其独特的魅力,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很高的参与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体育工作,校园足球工作快速推进,成为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依托校园,通过“体教结合”培养青少年足球人才,能够在普及的基础上寻求竞技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是改善青少年体质的契机。中国女足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处于世界先进、亚洲一流的水平,但在本世纪初渐渐走上了下坡路,难见起色,全国上下都希望再睹昔日“铿锵玫瑰”的风采。山西省晋中市经纬中学女子足球队自建队以来,取得了一系列优异的成绩,其成功经验值得探索和学习。本文以山西省晋中市经纬中学女足的培养路径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深入研究经纬中学女足培养路径,总结普通中学培养高水平女足的成功经验与培养过程中的问题,旨在推广经纬中学女足培养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学校开展校园女子足球运动提供参考。研究结论如下:(1)经纬中学校园女子足球在梯队建设和培养规模上取得一定的成果,已成为山西女足重要的青少年培养基地,初步构建出符合自身特点、稳定运行的校园女子足球培养路径。(2)梯队建设、组建高水平教练员团队是保证经纬中学女足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目前经纬中学已组建了U12、U14、U16、U18梯队,女足运动员经过9年科学系统的训练,基本功扎实,竞技水平高。经纬中学通过聘请具有丰富执教经验的教练员,打造了一支高水平教练员队伍,但教练员团队的平均年龄偏大,年龄结构有待完善。(3)科学选材、坚持科学训练是经纬中学女足保持较高水平的基础。经纬中学通过科学选材、系统训练,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但是女足运动员的选材工作受招生政策的制约,选材渠道受限,导致生源比例不科学,优质生源流失。(4)保障文化教育,畅通升学渠道是经纬中学女足培养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经纬中学积极落实体育特长生升学,打破划片招生、打破文化分数限制等瓶颈。但“学训矛盾”依然是制约经纬中学女足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5)多渠道寻求合作是经纬中学女足培养工作的重要推手。经纬中学在与山西省体育职业学院合作的同时,积极寻求其他社会力量的帮助。但经费不足任然是女足培养工作的又一制约因素。针对以上结论给出下列建议:(1)依托学校,保障校园女子足球培养走“体教结合”的道路。借助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各自的优质资源,共同培养青少年女子足球人才。(2)建立健全各级梯队,完善竞赛体系;适当提高教练员的待遇、补充年轻教练员,打造年龄结构合理、稳定的高水平教练员队伍。(3)坚持科学选材、科学训练。建立人才库、科学测试选拔对象的各项指标;向上级教育部门寻求政策支持,打破区域招生,扩大在城市中城区的选材比例,开发城市地区的优质资源,面向全国范围内的城市和农村进行选材。(4)保障文化课学习,畅通升学渠道。成立专门的足球班、配备专职老师,合理解决“学训矛盾”;完善女足运动员的升学渠道,落实体育特长生升学、体育院校单独招生等政策。(5)多渠道寻求合作。与专业体育机构合作,充分利用体育系统的优势资源;拓宽经费来源渠道,积极寻求社会力量的帮助和企业的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