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时期俄罗斯高师课程改革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教育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对高质量教育的追求使更多人开始关注教师的培养。高等师范教育院校作为教师培养的重要基地,必须打破长期封闭的教育体制,改革陈旧落后的课程体系,担负起培养高质量教师的重任。要改变,“改什么”、“如何改”是必须考虑的两个问题,学习国际的先进经验是我国高师课改可走的一个捷径。本文选取了我国的近邻一俄罗斯,立足于历史的发展与现实的基础,以俄罗斯的高师课程作为研究对象,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改革进程中的一些问题及我国可借鉴的方面: 第一,现状分析。从1995年俄罗斯教育部颁布的《俄罗斯联邦高等职业教育的国家标准(师范教育方向)》(简称《高师标准》)出发,主要从教育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三方面描述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针对高师课程的第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改革,这次改革后,俄罗斯的高师课程体系趋于规范和完善。紧接着从2000年和2005年教育部颁布的高师标准着手,考察了世纪之交,俄罗斯在国家层面对高师课程所做出的进一步的调整和修正。通过对《高师标准》三次的更新,俄罗斯高师课程体系基本稳定。追溯前苏联时期高师课程的设置情况,通过比较两段历史时期课程改革的异同,从而体味改革的硕果。 第二,改革因素分析。推动改革前进必然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俄罗斯高师课程改革也不例外。普通教育改革、高等教育改革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对教师的培养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直接影响着高师课程的设置。在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作用下,高师课程必须左右逢源,既不能脱离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框架,又必须衔接住普通教育课程改革对未来教师培养规格的要求,它们就如同两只无形的手共同打造出今日之俄罗斯高师课程体系。 第三,改革特点分析。高师课程改革特点的归纳关系到整个改革脉络的把握。通过前两章的论述、比较与分析,在这部分,笔者分述了俄罗斯高师课程的改革的六个方面,希望能以此给我国的高师课改助一臂之力。 第四,比较与启示。笔者把注意力从国外转向国内,通过对我国的高师课程设置现状分析,比较两国的异同,反思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关的建议。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美国Twitter在经济领域产生重大影响,我国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蓬勃发展,现已成为我国最热门的消息传播平台。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开通了官方微博进行信息披露,
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冲击,高校中青年教师的人际交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本文正是以此为切入点,以武汉地区年龄在24-55岁之间的五所高校在岗中青年教师为研究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在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提出了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在新的形势
通行的高校教师奖励制度以研究的产出作为奖励和评价的标准。该制度在加强高校研究功能的同时,也带来教学质量下降、学风浮躁、合作精神缺失等弊端。 本文在美国学者博耶的
对科学与人文这一对概念理解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科学课程与人文课程三个维度对其进行“解剖”,得出科学指向客观世界
2012年9月15日开始,美联储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中国作为美国主要的贸易合作伙伴,美联储实施QE3也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中国的经济运行。本文以美国前两次QE政策
考察中学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由中心走向边缘地位演变的事实及这种演变背后的思想根源,是本论文的主旨。为此,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是:考察中学、西学尤其是在近代以来的内涵演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健全和完善,市场已经成为与人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她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在文化、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当今的文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患者的疗效,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2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患者入选本研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学说认为人有不同层次的需要,较高层次的需要是无到有逐渐进化而来的,不是与生俱来的。学界讨论的马斯洛各层次需要常局限于从低级到高级的实现过程。然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