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教育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对高质量教育的追求使更多人开始关注教师的培养。高等师范教育院校作为教师培养的重要基地,必须打破长期封闭的教育体制,改革陈旧落后的课程体系,担负起培养高质量教师的重任。要改变,“改什么”、“如何改”是必须考虑的两个问题,学习国际的先进经验是我国高师课改可走的一个捷径。本文选取了我国的近邻一俄罗斯,立足于历史的发展与现实的基础,以俄罗斯的高师课程作为研究对象,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改革进程中的一些问题及我国可借鉴的方面: 第一,现状分析。从1995年俄罗斯教育部颁布的《俄罗斯联邦高等职业教育的国家标准(师范教育方向)》(简称《高师标准》)出发,主要从教育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三方面描述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针对高师课程的第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改革,这次改革后,俄罗斯的高师课程体系趋于规范和完善。紧接着从2000年和2005年教育部颁布的高师标准着手,考察了世纪之交,俄罗斯在国家层面对高师课程所做出的进一步的调整和修正。通过对《高师标准》三次的更新,俄罗斯高师课程体系基本稳定。追溯前苏联时期高师课程的设置情况,通过比较两段历史时期课程改革的异同,从而体味改革的硕果。 第二,改革因素分析。推动改革前进必然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俄罗斯高师课程改革也不例外。普通教育改革、高等教育改革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对教师的培养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直接影响着高师课程的设置。在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作用下,高师课程必须左右逢源,既不能脱离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框架,又必须衔接住普通教育课程改革对未来教师培养规格的要求,它们就如同两只无形的手共同打造出今日之俄罗斯高师课程体系。 第三,改革特点分析。高师课程改革特点的归纳关系到整个改革脉络的把握。通过前两章的论述、比较与分析,在这部分,笔者分述了俄罗斯高师课程的改革的六个方面,希望能以此给我国的高师课改助一臂之力。 第四,比较与启示。笔者把注意力从国外转向国内,通过对我国的高师课程设置现状分析,比较两国的异同,反思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关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