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初,企业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经济业务日益复杂、管理舞弊案件的层出不穷,大大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难度,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固有的内向型特征以及财务报告审计简化主义使得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难以发现管理舞弊。审计期望差距日益扩大,社会公众质疑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能力及价值,审计职业界面临着很大的职业风险。国外的一些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认识到了发展新的审计方法的必要性,开始与学术机构合作共同研究并实践以企业经营风险为导向的新的审计方法。经过十余年的探索,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日趋成熟,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美国、英国、加拿大以及我国的准则制定机构都围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制定和修订了一系列的相关准则。但目前对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依然存在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在这种大背景下,本文尝试借鉴国内外新近研究成果,从理论视角和准则视角分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并探讨我国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期能够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实施提供些许借鉴。除导论外,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框架安排如下:第一章介绍了审计模式的演变,重点介绍传统风险导向审计阶段,围绕传统审计风险模型分析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实施过程中的弊端,并以银广夏作为案例进行说明。第二章从公司治理生态、审计风险、企业风险管理、管理舞弊、审计风险模型重建角度介绍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并比较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第三章结合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介绍了国际审计准则以及我国刚刚发布的新审计准则,并比较准则视角与理论视角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第四章,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分析我国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必然性,并从法律风险、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角度分析我国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与建议。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深入分析了基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审计准则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论借鉴,比较了理论视角和准则视角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文章最后探讨了我国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