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神共飨:大理白族“绕三灵”仪式研究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kangcj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绕三灵”盛行于大理地区,是白族人民的传统盛会。发展至今,“绕三灵”已经演变成为集宗教祭祀、传说故事、民间歌舞、民族器乐等为一体的大型文娱活动,关于此点,学者们多有研究。本研究基于翔实的田野调查素材,走访了仪式的组织者、参与者,从仪式的角度对“绕三灵”展开“深描”与解读,对“绕三灵”的起源、发展、路线、对象、地点、内容、仪式、象征、符号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剖析,以期正本清源,解读文化,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本研究共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对研究的学术前史、研究对象与范围、研究思路与方法作了必要的说明。第二部分:“绕三灵”仪式的展演空间。这既包括了客观上的自然地理空间,以大理“坝子”和白族村落布局为显著表现;还包括了主观认同上的民族文化空间,突出体现为多元共生的各民族文化。第三部分:“绕三灵”的起源传说。主要厘清了不同起源、传说的区别与联系,进而分析“绕三灵”的演变进程。第四部分:“绕三灵”仪式的展演全过程。首先比较了三种不同版本的仪式过程,其次分析了仪式参与者的构成,最后详细描写了“绕三灵”仪式从起点站大理古城城隍庙到中间站庆洞村本主庙再到终点站河矣城村洱河祠的全过程。第五部分:“绕三灵”仪式中的信仰、符号与象征。分析了仪式中的本主信仰,兼及社祭象征——神树;农耕象征——牦牛尾蚊帚;生育象征——“架尼”。第六部分是结语:“绕三灵”仪式的变迁与现代建构。从仪式的显性变迁和隐性变迁出发,探讨了仪式的传统构建和现代建构。通过研究,对“绕三灵”仪式所经过的“三都”进行考证,纠正了过往的一些认识误区;指出“绕三灵”本质上是白族的一种农耕祭祀仪式;庆洞村是白族地区信仰、文化多元共生的代表。
其他文献
针对某大型铜锌锡矿硫化矿浮选作业存在的问题开展浮选流程的优化研究.在工艺矿物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场生产浮硫尾矿硫砷含量超标致使锡精矿有害杂质过高的现状,确定了磁
灌浆作为一种治理砼路面病害、及时可行的科学养护技术,具有成本低、见效快、操作简便、对车辆行驶影响小、受自然因素影响小等优点,在公路施工和养护工程中,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通过试验对不同粗集料含量的沥青混合料将表现出的不同的高温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可为今后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目的:观察消炎胶囊辅助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泼尼松;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消炎胶囊口服。疗程均8周。结果:观察组总
本文提出了一个应用于实时渲染3D游戏的智能实体路径搜索与移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该控制系统的功能分为两部分:路径搜索系统与角色移动控制系统。在路径搜索处理中,系统以
对无机结合料地表处治层的作用分析认为,对填土高度不高于极限高度的路堤可优先采用在原地面掺无机结合料的处治方式来处理软土地基。实践证明,该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具有一定的应
一种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整合多种库类型格式的创新方案,采用虚拟磁带库保护数据安全,保证了面向对象系统的数据存储更高性能与智能化.并已在面向对象技术的不停车收费系统中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