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药物的筛选及作用机理的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a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胆管癌是一种难以治愈的恶性肿瘤。对于胆管癌的治疗,根治性手术是目前唯一有效的办法。但是,胆管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困难,一旦发现多数已进入晚期,很难通过手术方法切除,因此,寻找其他非手术方法治疗胆管癌就变得十分必要。目前临床应用的药物对胆管癌敏感性欠佳,而且存在明显毒副作用。因此,探索更敏感、有效的药物,提高胆管癌药物治疗的疗效就变得十分必要。本论文以体外培养的人胆管癌QBC939细胞为药物筛选模型,选用叶下珠、珠子草、冬青、白英、长春花、三尖杉六种药用植物提取物、淡水贝类河蚬提取物、天然产物化合物、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及常见化疗药物,应用MTT测定法,从天然和化学合成物质中筛选具有抗胆管癌效应的药物。结果表明:珠子草和叶下珠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白英的水提物、长春花总碱、河蚬乙酸乙酯提取物、槲皮素、鞣酸、2-氯苯甲醛缩氨基硫脲和2,4-二氯苯甲醛缩氨基硫脲、三苯氧胺等具有体外抗胆管癌细胞增殖的活性。与胆管癌临床中常用的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和顺铂相比,三苯氧胺表现出了更强的抑制胆管癌细胞的作用。因此,本研究选择三苯氧胺(TAM)进行下一步的深入研究,探讨三苯氧胺体外抗胆管癌作用的机理。通过MTT法、细胞形态观察法、流式细胞术、DNA ladder等方法研究表明:TAM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胆管癌QBC939细胞的增殖、使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且显著诱导细胞凋亡;通过Western blot等方法研究表明:TAM对Cyclin D1、ERα、C-Myc蛋白表达的抑制、Caspase-3/Caspase-9信号通路的激活、Bax和p53蛋白表达的上调,是TAM发挥抗胆管癌作用的部分机制。为了进一步的探讨TAM抗胆管癌作用的分子机制和药物作用靶点,我们首次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了三苯氧胺对人胆管癌QBC939细胞全蛋白表达谱的影响。最终成功鉴定出热休克蛋白、细胞骨架蛋白、膜联蛋白和代谢相关酶等差异表达的蛋白点。结合这些蛋白的功能,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三苯氧胺抗胆管癌作用的可能的分子机制。为胆管癌的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线索,为三苯氧胺在临床上应用于胆管癌的治疗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持,也为三苯氧胺抗胆管癌作用新靶点的阐明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线索。
其他文献
整体动力学一直是结构动力学分析领域的焦点,例如扭振和弯曲振动,包括扭振减振器(TVD)和飞轮布置,以及(液力)轴承分析。概念设计、关于整体尺寸及重量的结构和动力学改进等领域也是重点。  整体动力学一直是结构动力学分析领域的焦点,例如扭振和弯曲振动,包括扭振减振器(TVD)和飞轮布置,以及(液力)轴承分析。概念设计、关于整体尺寸及重量的结构和动力学改进等领域也是重点,为此,Achates动力(有限)
军医担负着救死扶伤,维护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神圣使命,是卫勤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对军事医学的影响以及未来战争中卫勤保障的特点,并对未来战争
增强对外宣传的文化内涵是做好医院对外宣传工作的关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医院应着力推进文化建设,注重提高宣传人员的文化素养,并加强对外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
对干法、半干法烟气脱硫配套的生石灰消化站常用技术规范进行了简要介绍;系统地介绍了配套设备的主要性能和配套电气、仪控要求以及项目管理中的监造、性能试验、技术服务等
目的探讨多发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2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韵救治过程和要点。结果本组120例,抢救成功86例,死亡34例。结论早期诊断、迅速抢救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