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程建筑、装饰装修蓬勃发展,同时对建筑材料提出了适用经济、美观环保的要求。传统木材尽管社会需求量仍然很大,但是由于森林资源的日益匾乏,以及木材自身存在的缺点,使用上受到很大的限制。而利用油菜秸秆等植物秸秆类生物质原料代替木材与塑料复合制备新型生物质塑料复合装饰材料,可充分利用废弃生物质资源,避免焚烧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实验研究证明:将油菜秸秆粉进行一定的物理、化学改性处理之后,可以明显改善油菜秸秆粉和塑料的相容性,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可为湖北省油菜作物的综合利用,提高油菜产后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一条可靠的途径。本课题在综述木材-塑料复合材料(WPC)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开发油菜秸秆-PVC复合装饰材料,并针对油菜秸秆-PVC复合装饰材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用碱化氨化法和偶联剂法联合改善油菜秸秆粉与PVC相容性的新思路:以油菜秸秆粉为主要原料,采用碱化氨化法对油菜秸秆纤维预处理后再用偶联剂进行疏水化改性,辅以增塑、交联、增强反应,通过模压或挤出工艺制备油菜秸秆装饰材料。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油菜秸秆的热分解分为4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50℃到100℃是物料中的游离水分蒸发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00℃到230℃,油菜秸秆发生缓慢解聚;第三个阶段是从230℃到710℃,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还有木质素的热分解阶段;最后一个阶段是从710℃到900℃,为剩余木质素的热分解和碳化阶段。在热解的主要温度区间230~380℃,不同加热速率下其活化能分别为44.5KJ/mol、53.7 KJ/mol、57.5KJ/mol。2.在105℃下干燥2h可有效去除油菜秸秆水分,其失重率控制在0.5%以内。干燥后油菜秸秆粉的回吸试验表明:80目油菜秸秆粉的回潮率最大,48h后可达19.96%,因此油菜秸秆粉干燥后1小时内需装入防水塑料袋中封存,以防止回潮现象发生。3.油菜秸秆粉在200℃高温下加热时间超过5min之后,色度增加值(DE)才会出现大幅上升,因此在正常的加工条件下其色度变化完全可以满足产品的要求4.经过碱化氨化法联合处理油菜秸秆粉之后,可以大幅降低其结晶度,最佳处理时间为24h。5.双氨基硅烷对油菜秸秆粉的疏水化改性效果最好,并采用正交实验得出最佳改性条件为双氨基硅烷用量为油菜秸秆粉重量的2.5%,改性时间2h,改性温度100℃,搅拌速度850r/min。6.确定了油菜秸秆粉的最佳粒径为80目;在装饰材料中间的最佳填充量为80份;并确定了增塑剂DOP的最佳用量为7.5份;最佳增韧剂为ACR-401,其最佳用量为12份;填充剂稻谷壳与油菜秸秆粉的最佳用量比为2:3,最佳脱模剂为由液体石蜡和硬脂酸按1:1组成的复合脱模剂,用量为2份,交联剂DCP的最佳用量为1.8份。7.双螺杆挤出机对植物性纤维在PVC基体的分散和塑化作用强于单螺杆挤出机,在植物纤维填充量一定的条件下,新料PVC制成产品的性能高于回收料PVC制成产品的性能8.采用三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得出机头温度、主机转速和熔体压力对油菜秆薄板的力学性能影响的三元二次回归方程为:Y=-1447.1923+17.8519Z1-9.3677Z2+33.6714Z3+0.1788Z1Z2-0.0609Z12-0.67222Z22-4.8102Z32,确定了各因素的最优试验水平为:机头温度169.55℃,主机转速15.58rpm,熔体压力3.5 MPa。在这最佳工艺条件下,最佳产品的力学性能和卫生指标分别为:弯曲强度27.3MPa,弯曲弹性模量1747MPa,抗曲实验19mm。达到部颁标准BB/T0020-2001(参考木塑托盘技术要求),表面耐香烟灼烧性符合GB/T15102-94标准要求,无黄斑、黑斑、裂纹、鼓泡,甲醛含量为0mg/100g。9.油菜秆薄板在25℃水中48h后吸水率仅为4.98%,当空气的相对湿度在60到100范围以内,油菜秆薄板样品的最大吸潮率为4.75%,适应环境较好,不易吸潮以上的基础研究为农业废弃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农业产业化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际参考。因此,本研究项目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保三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