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um)为茄科枸杞属落叶小灌木,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青海、宁夏、甘肃等地,因其富含各种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药用价值,故被人们熟知。本研究以不同浓度渗透PEG(6000)溶液模拟水分胁迫条件,对17份黑果枸杞材料萌发抗旱性进行研究;对黑果枸杞ISSR-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通过初代、继代、生根培养对具有优良性状的好品系进行离体培养建立,旨在为黑果枸杞种质资源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为保护干旱区植被及培育荒漠植物资源提供价值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PEG会对17份黑果枸杞材料的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发芽指数、相对根长、抗旱指数有较大程度的抑制,15%PEG居中;10%PEG抑制程度则较小,且各指标较CK都随水分胁迫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胚根/胚轴的比值在三种不同程度的胁迫下均增加,表现为20%PEG>15%PEG>10%PEG>CK。(2)采用抗旱隶属函数值的方法对上述7个指标的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号及5号为强抗旱品种;6号为中等抗旱品种;16号、15号、10号、11号、12号、17号、1号、3号、8号、14号、13号、4号、7号和9号为弱抗旱品种。(3)最适的2号黑果枸杞初代、愈伤组织、不定芽及生根培养基分别为:无任何外源激素的 WPM 培养基,X5:6-BA2.0mg/L+NAA0.05mg/L,Y5:6-BA1.5mg/L+NAA0.1mg/L及Z4:IBA0.5mg/L,其出苗率、出愈率、诱导率及生根率分别为100.0%、100.0%、530.0%和 100.0%。(4)本试验结合单因素与多因素全面试验,最终确定了黑果枸杞ISSR-PCR扩增反应的25μL反应体系为:3.0U TaqDNA聚合酶,50ng模板DNA、2.4mmol/LMg2+、0.240 mmol/L dNTPs、引物 0.4 μmol/L。(5)从随机选取的3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1条引物用于分析14份黑果枸杞的多态性,共扩增出119条清晰可辨的条带,其中有112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94.12%,扩增条带数最多的引物是879号,最少的是813号,二者扩增条带数分别为16条及7条。对14份黑果枸杞材料进行遗传距离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其遗传距离在0.1500~0.9310之间,平均遗传系数为0.5020,在阈值为0.57处,分为三大类,在阈值0.47处,共分为五个类群类,随着阈值的缩小,供试材料的划分种类越多,细致度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