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商品房过度炒作、政府越来越依赖土地出让金提高政府业绩等问题的不断积累,商品房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很多中低收入的“夹心层”群体买不起房,引起了较大的社会问题,公租房作为一种民生工程,可有效解决此类问题。但大体量的建设仅仅依靠财政支出很难满足实际需求,因而我国政府鼓励将PPP模式引入到公租房项目中,原因在于PPP模式应用到公租房项目不但可以有效增加公租房供给量,弥补政府财政压力,还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但假若公租房项目前期不进行物有所值(VfM)评价,盲目地采用PPP模式,一旦失败,便会造成不良资产沉淀,加大政府债务支出等,这与政府降低债务、提高效率的初衷相悖。因此,对公租房项目进行VfM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地分析了PPP模式、公租房基本内涵,对Vf M评价内容和流程进行了阐述,指出先定量评价后定性评价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公租房PPP项目VfM定量和定性评价模型。首先研究了VfM定量评价方法和流程,针对公租房项目的特点,构建了较为详细的公租房PPP项目VfM定量评价模型,具体分析了公共部门比较基准值和全生命周期内政府方净成本的现值的组成,并通过对比公共部门比较基准值与生命周期内政府方净成本的现值来判断公租房PPP项目是否通过定量评价。其次根据项目逻辑模型,通过借鉴国内外文献对VfM评价影响因素的研究,结合我国公租房项目的特点,系统的构建了公租房PPP项目的VfM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接着采用集值统计与灰色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公租房PPP项目VfM定性评价模型,通过专家打分区间,应用集值统计法确定指标权重,对其进行可靠性分析,接着采用灰色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最终判断公租房项目是否应该采用PPP模式代替传统模式建设运营。最后文章通过X市公租房PPP项目进行了实例应用,采用本文所构建的模型对公租房PPP项目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所得结果为该项目通过VfM评价,可以采用PPP模式,本文所得结果与实际一致,因此,验证了本文构建的VfM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及适用性。本文所构建的评价模型为政府科学地进行前期决策提供了支持,对推动公租房PPP项目的顺利运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