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人类的衣食之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13亿多人口中,近7成是农民。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首要任务就是发展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目前,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偏低,农民收入水平不高且增收速度缓慢,这些都制约了农村现代化发展。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提升农民文化素质,必须依靠信息。促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在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以网络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我国新媒体对农传播已初现端倪,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力并不大。首先,由于我国东西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城乡发展“二元结构”,致使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并且新媒体对农传播的信息平台也呈现地区不均衡分布。其次,我国新媒体对农传播仍在探索中,缺乏管理经验,从而在对农传播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在传播的信息内容方面。另外,由于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较低、缺乏媒介素养,也使得其对新媒体的使用多倾向于娱乐化,信息接受效果不佳。
本文通过对新媒体对农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传播者、传播渠道、传播内容、受传者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新媒体对农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因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媒体对农传播的发展策略及提高农民利用新媒体的措施和建议,以便新媒体更好地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农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