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小说家、剧作家科马克·麦卡锡被哈罗德·布鲁姆誉为美国当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其最新作品《路》(2006)的故事发生在世界末日后满目疮痍的美国,讲述了一对父子朝海边前行生死未卜的求生历程。父子所到之处都是一片可怕的荒凉景象:在历经一场未知灾难的洗劫之后,所有的村庄付之一炬,城市破败不堪,所有的人类文明焚巢荡穴,几乎所有生命都遭遇了灭顶之灾。
本文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来解读麦卡锡的作品《路》。引言部分对麦卡锡和《路》进行简述,并扼要地概括了研究这本小说的意义。第一章用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对《路》中的环境进行分析,揭示作品中蕴含的作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一“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第二章通过细致的人物分析探讨麦卡锡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求善的伦理主张和追求。第三章论述了人与自我的关系。通过对父子自我超越历程的深入分析,强调怀揣希望在人类自我超越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第四章则结合小说的创作背景以及作家的个人情感因素对作家这些伦理意识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
本文期望通过对作品的文学伦理学解读,揭示作家深植于作品的伦理意识、分析这些伦理意识在作品中的艺术表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