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视域下的地域美术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5次 | 上传用户:a753159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域美术开始成为学界关注的研究对象。进入21世纪之后,地域美术研究逐渐升温,几乎每年都有地域美术史著作出版,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也呈持续上升趋势,同时,学界举办过多次以“地域美术”为主题的研讨会,成为颇为亮眼的学术热点。从对研究范式的分析中发现,当前的地域美术研究,其理论资源、方法依据、阐释逻辑等,无一不是来自于中国美术史研究范式。但是,地域美术研究与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差异特点,却是众多研究文本所忽视的。对中国美术史研究范式不加反思地挪用和套用,显示出地域美术研究问题意识和方法论意识的不足和缺失。目前,地域美术研究存在如下未曾明晰且亟需反思和解决的问题:1、“中心—边缘”的局部再现论是否是合理的解释框架? 2、“作者中心” “作品中心”的内部视角能否实现研究目的? 3、“地理—美术”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是否具有普适性? 4、“美术—地理”的反映论是否是合理的入思路径?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众多研究成果要么成为了 “本地籍贯画家的介绍录和通讯录”,要么变成了 “本地艺术家及其艺术作品的资料汇编”,唯独没有对地域美术形象生成的历史情境、演变轨迹、及其与整体中国美术形象的差异进行深入分析。本文意图从这种“效果遗憾”的问题意识中进行阐释方法的探索和具体案例的分析。由此,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核心目标是通过对地域美术研究文本的分析,剖析现有研究文本的“洞见”与“不见”,通过吸收现代人文社科思想成果,建构地域美术研究的方法论阐释路径,将地域美术置于地域与外部空间的交流与互塑、美术创作与“地域意识自觉”的互动生成、地域美术创作与地域文化形象塑造等不同层次中进行探究,将时间中的演变置于不同空间之间交流的动态中进行把握,并将空间中的现象置于时间维度中的话语积累与演变欲望下进行阐释,力求建构更加立体的、植根于当下中国文化建设语境和学科问题意识的地域美术研究方法论,并运用于“山东美术”的案例分析,以检验方法的学理拓展效应。论文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地域美术研究的范式反思和方法论视域提炼;二是依托方法论,针对具体地域美术对象的研究解读,以求理论方法研究与美术现象解读互动推进。全文的章节安排如下:导论通过对地域美术研究现状的梳理,揭示出当前研究成果的研究角度、主导思维、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度。阐述了研究意义及创新点,并对地域美术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了梳理和界定。第一章至第三章,是本文的第一部分,即地域美术研究的范式反思、理论资源阐述和方法论建构。第一章“地域美术研究的范式反思”,把地域美术研究分为地域美术史写作和地域美术专题研究两个模块,分别考察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当前的地域美术研究挪用中国美术史研究范式,使得当前研究成果呈现出千篇一律的面貌,这就导致地域美术研究出现了明显的瓶颈。如果不对此进行反思,便很难出现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第二章“空间:地域美术研究的理论视域”,基于地域美术研究的范式局限,意图通过理论资源的借鉴,在研究方法上进行探索和尝试。当前的地域美术研究都忽视了对空间维度的重视,而这一维度,恰恰对地域美术研究的方法路径具有建构意义。立足于“空间转向”以来的社会理论资源,进行研究方法的理论梳理和提炼,并通过与美术地理学的比较,可以展示“空间的地域美术研究”的方法论特点及其对现有研究方法的超越。第三章“空间视域下的地域美术研究”,论述了空间视域下的地域美术的逻辑层次和具体路径。地域美术的形象生成,是基于艺术家的具体实践,而其实践的心理基础和社会因素,与空间碰撞和空间博弈相关联。空间碰撞使得行动者产生不同的认知类型,而空间博弈也生产了行动者不同的实践欲望。地理空间、社会空间和视觉空间,构成了地域美术的空间关系,对这三个方面的把握,就把长时段的地理因素和短时段的社会因素纳入到了分析视域当中,由此在鲜活的具体语境下,可以把握地域美术形象的生成及演变逻辑。第四章至第八章,是论文的第二部分,即空间视域下的山东美术分析。此部分作为研究案例,旨在展示新方法应用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第四章“ ’山东美术’:一个地域美术研究文本”,在地理空间层面简述了山东美术的地域符号及地域特点。山东的“文化走廊”现象,是山东美术形象塑造的底色,也是建构山东美术形象的内在结构,始终伴随着山东美术的发展历程。第五章“群策群力与山东美术形象塑造”,以1949-1979年的美术实践情境分析了山东美术形象的塑造特点。通过对山东美术教育的历史境况、开拓者的特点的考察,以腰斩黄河写生创作活动和山东新年画创作为事件,分析艺术工作者在维护空间的欲望当中对山东美术形象的塑造意义。第六章“乡土趣味表达与山东美术形象塑造”,论述了 20世纪80年代山东美术的形象塑造特点。这一时期山东美术的乡土表达仍然是在维护空间的欲望下进行的,在“中国/西方”、“传统/现代”的二元关系比照下,这种“维护空间的欲望”呈现出复杂的意涵。第七章“个体的多样选择与山东美术形象的马赛克化”,以1990-2010年为历史时段分析了山东美术形象塑造的特点。这一时期的塑造特点全然不同于上述两个历史时期。首先,艺术家的实践是以个体的方式进行的,而非集体活动;是在“改变空间的欲望”支配下进行的形象塑造,而非“维护空间的欲望”驱动,这使得山东美术形象呈现出“马赛克化”的特点。第八章“空间视域下山东美术形象塑造的’优先级’思考”,在山东美术与整体中国美术、与其他地域美术的间性意义当中,提出了形象建设的可能性路径。结语部分,在问题意识自觉的基础上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整体来看,地域美术研究对中国美术史研究范式的跟随,遮蔽了地域美术研究的独特问题视域。对研究方法的探索和运用,是开拓新认知角度和新阐释路径的前提,亦是地域美术研究领域在今后需要重点开展的工作。作为案例分析的山东美术,其形象塑造历程与中国美术几乎同步。而山东美术的形象特点及其地域个性,及其艺术实践的话语谱系和表达方式,又典型地镌刻着美术家的地域意识,呈现出山东美术独特的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特点。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随着人民收入的提高,人均车有辆的数目也在不断增长,与此同时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已经成为中国大、中、小城市的日常现象,交通事故发生率位居世界第一,影响着整个交通运输的健康
在对赵宋光美学的研究中,独缺对他的“审美乌托邦”思想的研究,而这是不可或缺的。文章以赵宋光“审美乌托邦”理想为论旨,联系欧洲思想史上乌托邦思想和今天现实中的审美乌
日本给青少年网游消费设限  每月不得超1万日元  由日本六大网游公司组成的网络社区游戏联络协议会日前举行了第一次会议。会议宣布,为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社区游戏、网页游戏等网络游戏,将对18岁以下青少年的网游消费做出限制。六大公司一致同意采取主动措施,规定18岁以下青少年每月网游消费额不得超过1万日元(折合800元人民币),约为日本人平均月薪的1/35。而15岁以下的青少年的消费限制则被定为每月500
目的分析肝硬化结节CEUS表现及其转归,探讨CEUS对肝硬化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实时灰阶CEUS技术观察63例患者共113个肝硬化结节。结果 113个肝硬化结节CEUS表现分为8种:①
【摘 要】城市污水的处理与回用对于水资源的节约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对于我们生产、生活的污水处理甚至各行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市政污水的有效利用和水资源保护的具体方法做出讨论,对我国的水污染控制发展现状进行叙述,对进一步加强城市污水的处理和回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市政;污水处理;回用  随着我国近些年对环境治理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国家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逐步落
一、古“百越”民族后裔与大和民族关于万物形成的原始文化 具有多元一体格局而形成的中华民族,古代的神话传说包含有中国境内各少数民族及其邻国诸民族的原始文化渊源。为
本文从四川攀枝花台发挥城市广播"精、短、平、快"优势谈起,论述了广播媒体抢占舆论制高点,承担政治使命和社会责任的历史担当,以及如何更好地吸引听众,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应
音乐分析是音乐研究中的重要一环,在西方艺术音乐发展的近几百年间(指文艺复兴时期以来),音乐分析一方面伴随着音乐创作和表演逐步成长,另一方面也对推进音乐研究的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