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争光是当代文坛上以表现西北乡村生活而自成小说艺术格局的著名作家,同时也是当代具有影响力的编剧。由于早年对诗歌的创作技艺使其小说对话独具诗意化色彩,后又置身影视编剧的创作使其小说对话极具戏剧化意味。与此同时进行的小说创作使其作品人物对话兼有诗歌和剧本的多重特色。俄国著名文艺评论家巴赫金在做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研究时,发现并提出对话性艺术理论,巴赫金认为对话性主要应该存在于小说之中,对话理论是巴赫金学术思想的核心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对话是人们最基本的交流沟通方式。杨争光善于将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对话贯穿全文,成为其小说独特的叙事方式。本文试图从杨争光作品的对话性为切入点,将其诗歌、剧本、影视作品与小说之间的关联进行比对讨论,综合论述杨争光作品中对话性对文学创作的独特价值。分别以四个章节逐层分析:绪论部分主要对杨争光成就的介绍和对前人研究成果的评述和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杨争光作品对话性的多重艺术特征。第一章重点对杨争光小说进行解读,分别从文本题材、创作结构、语言风格、叙事技巧四个方面分别阐释杨争光小说的独特性,并提出其小说对话性的叙事艺术。第二章以巴赫金对话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对话与对话性的概念界定,推出杨争光小说对话性的艺术魅力。第三章将杨争光诗歌、剧本和影视作品对其小说创作中对话性的影响分别做出具体剖析,并结合杨争光采访资料进行论证。第四章通过对杨争光作品中对话性多重特征的总结梳理,提出对话性中所体现出的人性之善美、情感的含蓄之美、人物形象的塑造、对话间的思辨之美。以此四个方面展现杨争光作品中对话的独特性和价值意义。结语部分主要对杨争光作品对话性的综合评述。并对杨争光小说独特性加以深发,提出有待进一步探讨的学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