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纤维的精练漂白与改性——浴法处理及在无盐染色中应用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js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减少棉织物在精练漂白过程后残液中碱的浪费和污染、解决活性染料在染色过程中存在的(盐污染、色污染)问题、简化棉织物前处理的工艺流程,本文创新性的将胚布的精练漂白过程与棉纤维阳离子化实现一浴法处理,采用的阳离子试剂为Glytac-A试剂(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本论文设计的精练漂白改性一浴法处理的棉纤维各项性能符合国家标准、实现活性染料的无盐染色,并且染料固色率提高。  以白度为依据研究了精练漂白过程中的最优处理时间;以改性棉纤维中的含氮量和阳离子含量为依据,研究了一浴法改性过程中Glytac-A试剂含量、NaOH用量、改性时间和改性温度对棉纤维阳离子化程度的影响,确定了一浴法最优条件:三合一精练剂4g/L,30%H2O26g/L,90℃下处理60min,直接向处理液中加入浓度为30g/LGlytac-A试剂,浓度为3g/LNaOH,保持浴比为1∶20,90℃下继续反应15min。处理后的棉纤维分别进行了白度测试、失重率测试、吸水性测试(毛细效应测试、吸水率和水滴扩散时间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棉纤维的各项性能均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最佳条件处理后的棉纤维中的氮含量为0.0839%,阳离子试剂含量为9.08mg/g。为了证明Glytac-A试剂成功接枝到棉纤维表面,进行了红外、元素分析等测试;同时还进行了SEM扫描电镜测试、X-射线单晶衍射测试、TGA热重分析测试等方式对Glytac-A试剂改性前后纤维的形貌、结晶状态和热稳定性进行了测定,并得到结论,改性反应基本不影响纤维表面形貌和结晶状态,对热稳定性影响不大。  同时对Glytac-A试剂改性后棉纤维的染色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将商品化染料的改性棉无盐染色和未改性棉有盐染色的染色效果进行效果对比,选择了八支商品化染料活性艳蓝KN-R、活性艳红M-3BE、活性黄M-3BE、活性红M-8B、活性红M-2B、活性艳蓝M-2GE、活性艳蓝KN-G和活性黑KN-B,Glytac-A改性后棉纤维的固色率F%分别为89.72%、96.74%、96.74%、96.34%、94.16%、86.07%、89.90%和94.51%。与未改性棉纤维相比固色率提高21.63%、30.73%、21.03%、37.26%、18.65%、18.24%、46.89%和18.26%。染色后布样K/S值提高明显,色光性能与传统染色方式相比变化不大,染色布样的色牢度较好并具有良好的染料渗透性。
其他文献
促进剂在橡胶硫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入少量促进剂,可以大大加快橡胶与硫化剂之间的反应,提高硫化速度、降低硫化温度、缩短硫化时间、减少硫化剂用量,同时硫化胶的物理
几丁质作为其表皮的主要成分,对昆虫的生存至关重要。昆虫体内的几丁质需要不断被合成和降解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几丁质酶是几丁质降解过程中的关键酶之一。昆虫几丁质
金属氢化物镍(MH/Ni)电池以其高容量、快速充放电、无污染等优越性倍受人们关注并得以迅速发展,但是其较高的自放电率却阻碍了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本论文通过恒电流充放电、循
水稻(Oryza sativa L.)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95%来自叶片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还原CO2并释放O2的过程,植物通过这个过程将太阳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