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民本思想是毛泽东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批判地吸收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以及近代中西方民主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运用于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及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较为科学的民本思想。毛泽东民本思想是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整体。它以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为其理论基石,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为根本途径。毛泽东民本思想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说,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在理论上,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实践上,指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初步胜利。虽然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下,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毛泽东民本思想仍是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做好一切工作的思想武器,是我们克服一切困难的重要法宝,是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的思想基础。坚持以民为本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心声,是党的生命力旺盛不衰的关键所在,是党的历代领导人所共同关注的政治主题,是中国共产党永恒的历史课题。当前,我们正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推进党的新的伟大工程的伟大历史进程之中,研究毛泽东民本思想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当代价值。为此,笔者选择毛泽东民本思想为研究课题,以期得出有益于解决当前问题的结论。本文划分为四个部分展开论述,各部分主要内容概括如下:引言部分:首先,简述笔者选择毛泽东民本思想为研究课题的原因及其研究意义。接着,简要地概括出学术界对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进而,指出本文研究此课题的突破点之所在。最后,指出本文采用文献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并简略介绍本文行文的基本脉络。第一部分:论述了毛泽东民本思想的形成。首先,简述其形成的条件。包括: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马克思主义、近代中西方民主思想等思想及历史上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经验是毛泽东民本思想形成的思想条件;二、中国人民的现实革命斗争的实践是毛泽东民本思想形成的现实的实践基础。其次,论述毛泽东民本思想形成过程的三个发展阶段:萌芽阶段(1908年到1920年)——形成阶段(1921年到1945年)——成熟阶段(抗战争胜利以后)。第二部分:概述了毛泽东民本思想的四个基本内容。其基本内容包括:一、从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主体动力三个方面论述了毛泽东关于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思想;二、从人民是国家权利的主体、是治理国家的主体、是权利监督的主体三个方面论述毛泽东关于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三、从为中国人民争取解放和富裕、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四个方面论述毛泽东关于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四、从群众路线的内涵和群众路线的践行方法两个方面论述毛泽东关于群众路线的思想。第三部分:从毛泽东民本思想的四个基本内容出发,分别探讨四个不同的思想观点的当代价值,以此综合构成毛泽东民本思想的整体的当代价值。其价值主要包括:一、毛泽东民本思想关于人民是世界历史的动力的思想为正确揭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力量源泉提供了理论指导。具体而言,毛泽东民本思想关于“人民”范畴的划分,为正确揭示我国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力量源泉提供了理论指导;二、毛泽东民本思想关于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为转变执政理念,提高执政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是新形势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然要求。扩大人民民主,发展基层民主则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现实途径;三、毛泽东民本思想关于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建设服务型政府,解决当前的民生问题提供了启示。一方面,为人民服务思想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为人民服务思想为解决当前的民生问题提供了指导思想;四、毛泽东民本思想关于群众路线的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根本的工作方法:群众路线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途径;群众路线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工作方法;群众路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组织路线;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政治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