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开发利用而兴建或发展起来的城市,其显著特征之一是对资源的高度依赖。在传统经济线性发展过程中,随着资源开发强度不断增大,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重,城市可持续发展潜力降低等问题逐渐显现。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为基本特征,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效益,使城市生命周期得以延长,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榆林市为研究对象,以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清洁生产理论为基础,在分析榆林市循环经济发展条件和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在分析资源型城市发展演变规律以及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指出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是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应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城市发展的全过程,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调整经济结构、逐渐减缓城市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2)根据榆林市资源禀赋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生态环境现状,采用PEST分析法和SWOT分析法,分析了榆林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分析结果表明:榆林市循环经济发展具备良好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呈现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特点。(3)根据循环经济理论,提出了榆林市主导产业(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并从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链耦合角度构建了榆林市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4)提出了产业链延伸方向,煤炭产业链从煤炭采掘向煤化工高端产品方向延伸;石油产业链从石油开采向石油化工下游产品方向延伸;天然气产业链主要是将现有天然气化工与煤化工结合,向高附加值产品方向延伸;岩盐产业链主要是向氯碱化工方向延伸。(5)分析主导产业的耦合关系,提出了产业链耦合方向,并构建了煤电—煤化工、煤—盐、煤—油—气—盐耦合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