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发改委针对成品油市场做出重大改革,尤其是在价格机制方面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实现与国际原油市场的价格联动,市场结构逐步与国际接轨。但是由于价格改革形式过于机械,未能充分考虑国内外市场结构、消费需求、季节性变化等因素,因此对于国内油市需求变化反应不够敏感,难以体现出价格联动对原油市场的调控功能。而期货则具有资源集中优化,公开运作具有统一的操作规程,因此与市场竞争环境更为接近,有利于直接体现市场供需变化对油价的影响。因此,引入原油期货运行模式能够更及时敏捷的了解国内外原油供需变化,为成品油价格的制定提供更科学的决策依据。从期货市场形成到发展至今,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模式。期货能够为投资者有效规避风险,并且在价格预测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因此不少经济实体已经着手参与期货交易,并以此制定出更为完善的管理措施,为组织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随着期货市场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其定价指导优势越发明显,定价话语权得到了充分体现。原油期货套期保值将成为今后备受欢迎的模式之一,许多企业的利益将通过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来实现的,原油期货市场期货的成功实现同样也为市场带来了不同风险。基于此,本第1章为绪论,主要阐述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进行相关文献研究综述;第2章相关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期货套期保值理论、市场交易理论、风险管理理论,从三方面提出原油期货跨市场套期保值可行性,分别包括现货和中国未来原油期货的套期保值、国内现货和WTI以及布伦特原油的套期保值、国内期货与WTI以及布伦特原油的套期保值;第3章提出中国原油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从其形成、发展对国内原油期货发展做出回顾,以此提出构建原油领域新型期货市场的可行性,以及推出原油期货势在必行,最后借鉴阿曼原油期货,提出其拟合中国原油期货市场的实证分;第4章进行中国原油期货市场期货套期保值风险的具体分析,主要为从管理风险、套期保值比率风险、期货价格极端风险、基差风险、流动性风险、交割风险、投机风险方面,分析中国原油期货市场期货套期保值风险。而后进行相关模型的提出与构建,展开相关模型的分析;第5章中国原油期货市场期货套期保值风险防范对策,主要包括宏观方面和微观方面,包括优化原油期货市场环境、加强政府的管理力度、鼓励期货行业协会自律管理、持续展开交易所风险监管、保证金风险的控制、流动性风险的控制、交割风险的控制、市场风险的控制及相关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