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农村医疗保障已经成为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城乡建设新形势、新发展更是迫切要求我们在农村医疗保障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新的切实可行的手段——发展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本文是关于包头市青山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现状的研究。笔者旨在通过本文的撰写和研究达到以下目的:一、探索城区医疗发展的新模式;二是分析本地区所属各村镇在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过程中尚存在哪些问题,并努力予之解决。在研究过程中,笔者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宗旨,实证与规程相统一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包头市青山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阶段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分析了目前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借鉴其他地区较好的农村医疗保障先关经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通过对包头市青山区所属村镇农民医疗保险情况的走访调查,以及对本区新农合实施情况的研究,笔者认为包头市青山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发展主要有如下难题:一、政府虽然不断加大投入,但对于人数众多的农民群体来说,依然显得水平较低,相关部门不能调动更多的方式筹集资金,资金筹集渠道单一,政府杯水车薪;二、相对于城区医疗机构而言,村镇医疗机构在医疗、技术、设备水平等各个方面都显落后,与广大农民的医疗需求存在差距。三、相应的资金管理和监督手段缺乏,新农村医疗合作的资金存在滥用、挪用的风险。四、医疗报销比例不合理,难于激发农民的参与热情;五、宣传力度不够,传统的“非大病不进医院”的意识仍占上风,对预防保健重视不够,农民日常定期体检意识淡薄。针对包头市青山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结合自己的研究和学习总结,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如下解决策略:首先,以法律为保障,以行政力度为支撑,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保驾护航;其次,努力拓宽筹资渠道,制定可行的筹资体制,大力扩充对新农合的财政投入;第三,制定有力的监管措施,加强对医疗机构的控制,遏制就医花销的过度过乱增加;第四,提高医疗基金使用的有效性,完善报销制度,适当提高政府补偿金额,同时实施农村医疗救助举措,提高政府承担力,更好的为农村人口就医服务;第五,切实提高村镇医院医疗水平和硬件状况,加强村镇医疗机构力量。最后,加大宣传,努力改变农民群众传统观念。经过反复的调查、分析并研讨,本论文最终得出以下结论:作为解决广大农民看病难和提高农民身体素质的重要措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必须得到长效贯彻和持续完善。在制度上做好管理和监督:构建中央、城区、村镇三级医疗基金管理,确保资金运转安全;在实施中做好宣传和保障: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加大宣传,同时做好报销流程指导和报销账目公开,增强农民的参与积极性;在配套改革中做好保障和推动:切实加强村镇医疗条件的改善,提高村镇医疗水平和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只有以人为本、上下联动,重视政府职能的发挥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意愿,我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才能更快更好的得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