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教育》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chg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伪满时期,日本在中国东北实行的奴化教育,是近代中国东北教育史上的耻辱,是一颗毒瘤,也是当今社会应该正视的一个部分。奴化教育是日本殖民者进行统治的手段,而作为媒介的报刊杂志则是为其统治进行张目的工具,具有时代性。《奉天教育》就是这样的工具。在进一步查找有关《奉天教育》的研究资料过程中,作者发现学者们对其研究甚少,而它在殖民教育时期又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本文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研究问题及文献综述”,探讨了中外学者对于伪满奴化教育的研究方向和态度,阐述了研究价值和选题意义。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奉天教育》的创刊”,包括创刊背景、主要组成部分和创刊初期的两个关键人物。第三部分是“《奉天教育》的发展阶段及主要内容”,首先介绍了伪满殖民教育方针确立过程及其发展阶段,并根据其特点分为实施“王道主义”方针阶段、实施“皇道主义”阶段和践行“神道主义”方针阶段。方针指导着期刊内容的着重点,期刊登载的内容也体现出方针变化发展过程,对于研究和印证伪满时期奴化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其次,在内容上从《奉天教育》反映建国后初等学校变更与新学制的确立、日语的普及情况、对教师的培养和师生日常奴化训练情况、督学视学制度的建立;探究伪满劳作教育情况以及伪满实施劳作教育的原因和意义,伪满社会教育情况和实施社会教育的原因和意义。第四部分为“《奉天教育》的地位与评价”,通过研究《奉天教育》这本杂志来探究奉天省乃至伪满洲国全境的奴化教育情况,最后思考奴化教育的实质与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原理,以《奉天教育》原本为基础资料,运用了历史学与思想史以及专门史知识,对《奉天教育》在特异时空下的本质特征进行了剖析,指出其作为喉舌杂志的危害性。
其他文献
In this paper we will consider the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of ceramic shards from four Neolithic sites located in the south-east of Albania using different
同治二年(1863),阎敬铭被任命为任山东巡抚,上任后,随着境内主要动乱力量的平定,如何重建地方便成为阎敬铭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首先,阎敬铭认识到地方社会的混乱与吏治的腐
<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幕,中国以开放的积极心态走向世界,通过学习借鉴,探索创新,取得了震撼世界的伟大成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
“文革”十年是新中国历史上一段特殊时期,国家政治高度驾驭并控制了百姓生活。以北京地区为例,女性服饰受政治的影响与限制,以穿军装为时尚,款式单一,颜色单调。女性服饰随
齐齐哈尔地区的中等教育始于清末新政时期,初步发展于民国初年,在中国近代历史空前的政治大变革时代,齐齐哈尔地区教育也迎来了发展的机遇。自1905年起,在清政府废科举、兴学
陕甘宁边区时期,对外调剂,对内自由是边区出入口贸易的整体政策,并由此调剂物资,调整物价。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边区出入口贸易的发展进程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
<正> 钢结硬质合金作为一种较新型的模具和工具材料,其应用不断增多。它和一般合金工具钢一样,可进行机械加工、热处理、焊接和锻造,同时又有近似硬质合金的高硬度和高耐磨性
新四军从游击战场向民族解放战场的转变,这是当时形势发展的必然,它是根据国际国内局势发生变化,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打击对象和地理位置已不同而决定的。这种转变不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期间疯狂掠夺中国的矿产资源并妄想迅速灭亡中国,但却受到了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日本考虑到中国当时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背
江桥抗战作为发生时间最早的一次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役,它被学者研究的起步却较晚。笔者将江桥抗战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以1985为分水岭:1985年之前的研究为江桥抗战研究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