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时代“语-图”时空范式变化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ia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社会,空间爆炸、时间高速流动,表现在艺术领域,莱辛的“诗画界限”观无法完美地解释所有新的艺术现象,甚至这种观点本身就隐含着人为的时空二元分化,潜在地将时间与空间两种范式孤立起来,并且以突出代表着理性的时间范式的优越性。然而,十九世纪乃至二十世纪的科学理论发展,极大地动摇了这一带有牛顿经典物理学色彩的绝对时空观念,在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现代物理学中,时空并非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二者并非孤立分化的二元范式,时空与物质世界紧密相联,物质世界的复杂和多变性,也决定了时空的不稳定和相对性,打破了传统稳定均匀的绝对时空观,这种思想也为文学艺术领域开辟了新的天地,同质统一而具有流畅性的的时空范式受到断裂、破碎、混沌这些概念的极大冲击,现代乃至后现代的文学艺术时空范式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机械复制的时代,空间意识对时间意识进行压抑和排挤,文学敏锐地抓住了这一变化,表现时间范式的语言艺术开始追求空间化的写作。无论是博尔赫斯作品中的“图书馆”和“迷宫”意象,还是法国新小说的“物质化”写作,都表现了当代人对世界的图像化认识,以及人们所生活的这个迷宫一般的社会空间。人们在迷宫式的当代空间中感到迷茫困惑,找不到出口,却又甘愿被困于这个没有深度的单纯的物质化空间中,视其为逃避时间和死亡的避难所,文学的空间化写作便在于揭示当代人的这种生存悖论。同样,表现空间范式的图像艺术在追求速度和效率的当下社会,也不甘于被局限于空间范式之内,而不断地尝试涉足时间的领域。图像艺术的这种时间化尝试从远古埃及就已经存在,而到了十九世纪末的印象派乃至后印象派,这种趋势越发明显,后印象派影响了二十世纪的立体派,毕加索等艺术家基于复合视点法则,创作出一系列表现动态变形的作品,到了达达主义、未来派那里,速度与激情直接成为其公开追求的关键词。除此之外,电影的出现使多媒体图像艺术成为甚至比小说更会说故事的艺术类型,时间范式在电影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表现时间范式的语言艺术偏爱空间化描写;空间范式的图像艺术冲破束缚,反映时间流动。这些尝试无不在于表现当代社会中,人们意识中的当下性。当代人历史感的淡化,并且不再盲目崇拜未来,以至于当下成为惟一可以把握于手中的存在,“当下”不再仅仅是短暂的现在,当代社会的“当下”是包含了过去与未来的“永恒的当下”,这是一个既包含着时间内涵又包含着空间内涵的概念。当代语言艺术和图像艺术的时空范式在突破二元对立的更高层次上正尝试着新的对话与融合,正是为了表现当下人们多重而丰富的时空体验。
其他文献
诗学建构,指的是对文学史的梳理、文学理论的探讨和文学批评实践,特别是指在以上几项工作基础上的反思性研究活动.该论文讨论的诗学建构,限制在一个局部范围,即发生在二十世
针对潮流修正方程计算中新注入元处理繁琐的问题,以支路微增模型为基元,充分利用极坐标下牛顿潮流计算中因子分解过程、节点编号及稀疏存储三者间的关联,形成封闭格式的潮流算法
在电子技术深刻影响了我们的写作活动(写作行为)的背景下,电子写作这一概念成为我们审视的对象。这个概念所要揭示的是写作这一人类古老而特有的活动在电子技术充分发达的时
本文对“知识分子作家”的王小波进行了分析。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从知识分子的功能出发,将王小波定位为知识分子作家;二、“文革记忆”是王小波文学创作的一个挥之不去
本文从鲁迅的女性观出发,以女性史为参照,通过细读鲁迅作品,来探究鲁迅女性观与其笔下女性形象之间存在的差异。本文分“节烈问题”、“尊卑问题”和“启蒙问题”三个部分来阐述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裴务齐正字本《刊谬补缺切韵》为《切韵》系韵书的一种,书中保存了大量的魏晋南北朝以迄唐代的异体字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即以此为研究对象,对书中的异体字材料进行穷
本論文對東漢時期石刻磚瓦等帶有民俗性的實物文字資料中的詞語進行了全面研究.論文分爲"緒論"、"東漢民俗性實物文字資料的詞彙構成"、"東漢民俗性實物文字資料複音詞研究"
近三十年来,小人物在抗战题材电影中兴起,逐渐摆脱了“配角”的地位,走向银幕中央。这些以战争中的小人物为主角的电影以反思战争,表现人性为主,出现了一些优秀的作品。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