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统照小说的悲剧意识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482a3710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成长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王统照在思想启蒙的浪潮下受到民主自由、个性解放等精神的鼓舞,同时也体会到了人生的不幸和社会现实的残酷。与此相对应,王统照的小说在创作之初就充满着悲悯和痛苦。这种悲悯和痛苦正是来源于王统照在这个特定的社会情境下形成的悲剧意识。本文以王统照小说的悲剧意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王统照小说的梳理,展现出悲剧意识在王统照小说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并对其主要作品进行分析来概括悲剧意识在其小说中的具体表现;通过与同时代作家作品的比较分析,总结出王统照小说悲剧叙事的特征,并指出王统照小说悲剧叙事的意义。除绪论和结语外,论文主体分为五章。第一章结合王统照生平和历史情境来揭示悲剧意识在王统照小说中的形成。王统照早期小说的悲剧意识多表现在知识青年在“爱”与“美”的理想幻灭后的感伤情绪以及面对残酷现实时的悲观心态。第二章分两部分对王统照的中期小说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着重论述王统照小说的转变:现实主义的深化;第二部分以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山雨》为例,分析悲剧意识在小说中的具体表现:悲剧根源的探索、悲剧性抗争、悲剧人物的塑造。第三章主要分析了王统照后期小说。迫于形势,王统照在这一时期的创作视角从关注现实转向了演绎历史。作者通过小说《春花》完成了对创作性格悲剧的尝试。在《双清》中,作者通过革命者的退缩和革命与民众的隔膜实现了对革命的反思。第四章总结了王统照小说悲剧叙事的特征。王统照的早期小说呈现出自传性和抒情性的特征,具体表现为人生经历、体验的自我复制和小说诗化、散文化的倾向。王统照中期小说的悲剧叙事则呈现出日常化特征,表现为作者将悲剧意识蕴藏在对农村场景、风俗以及农民日常生活细致入微的描写之中。第五章主要探讨了王统照小说悲剧叙事的意义。通过悲剧叙事,王统照的小说体现出浓厚的人道主义和个性主义思想,表现出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同时,小说还塑造出“沉思者”——这一现代意义上的“人”的形象。这使王统照的小说具备了现代意识。另外,王统照的小说还在表现范围、表现形式上对悲剧表现领域进行了一定的开拓。
其他文献
又一届金曲奖结束了。从奖项上说,平淡无奇,从场面上说,乏善可陈。而对于金曲奖本身来说,场面奖项再如何,也不影响金曲奖在整个华语地区,尤其是在内地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无
  近年来水下航行器发展迅速,对其推进器也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特别是对水下噪声要求较高的水下航行器,需要新型的低噪声推进器。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大侧斜导管螺旋桨的设计。通
近年来,随着国内对于冷链物流的需求不断加大,其行业的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冷链物流已经逐步向专业化发展。冷链物流的专业化企业不断出现,与其相关的行业也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
"以网防火"是林火管理的重要形式之一。影响林火阻隔网(FFSN)火灾防控效能发挥的因素很多。文中建立FFSN火灾防控效能评判指标体系:FFSN密度、FFSN网眼变动系数、FFSN连通度、FFSN
本文以王沂孙仅存的65首词作为研究对象,从美学角度切入,尝试对王沂孙词作的总体风格及其成因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索。首先,从审美风格论的角度对王沂孙词作之审美意象形态风格
汉水上游地区自古就是南北方诗歌的交汇地带。先秦时期以《诗经》、《楚辞》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的两大源头在这里交汇,初步奠定了其南北融合、质朴写实与浪漫
江淹和鲍照是从“元嘉体”向“永明体”诗风过渡的代表诗人,二人作品风格被并称为“江鲍体”。本论文以“江鲍体”为研究对象。除“绪论”简要介绍本论文研究的缘起、意义、现
本文选取的是小说Heads in Beds,主要介绍了作者美国人雅克布汤姆斯基在酒店工作期间的所见所闻。鉴于本书的特点,全文主要讨论了目的论对小说翻译的指导作用。目的论认为翻译
<正>关于服务的本质,有3个问题需要回答:1、什么是服务?2、什么是服务业?3、什么是现代服务业?理清了这些问题,才能有力地推动服务业发展的社会实践。在"标准化大讲堂"中,我
<正>保险市场各种不规范行为是制约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绊脚石。随着我国保险业的进一步开放,如何在竞争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成为各家基层财产保险公司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