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开放视角下重庆西向开放通道发展评价及策略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oxin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西向开放通道是支撑重庆内陆开放高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通道。本文以运输通道时空理论等理论基础为指导,运用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重庆西向开放通道发展进行分析并评价,并提出针对性发展策略。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形成文献综述,重点是通过韩彪的“交通与经济交替推拉理论”和荣朝和等人关于交通与经济的论述为基础,对交通与经济互相影响机制做定性分析,得到结论:交通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显著直接的关系;交通可以通过加速区域间要素流动等方式推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可以带来新的交通需求,从而推动交通的发展;两者交替影响,互相推动。
  其次,基于运输通道时空理论,对该通道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能力结构进行梳理,得出结论:①“渝新欧”国际铁路初期呈现爆发性增长,投运中期辐射能力增强,现今货运班列更趋常态化,但存在回程货源不足等问题;②中巴伊土国际通道建设已有雏形,能为以后投运使用奠定基础,该通道进一步的规划建设可引发中国和世界格局的改变;③通道沿线国之间交通基建、物流水平差距较为明显,整体低于发达国家水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接着,通过因子分析法确定重庆西向开放通道的主要影响维度为通道流通成果、通道投资规模,重庆内陆经济高质量的主要影响维度重庆对外开放水平、重庆服务经济水平。通过窗口分析与DEA-CRS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测算2000-2019年重庆西向开放通道效率的动态变化,并与成都、西安西向开放通道做对比分析。得出结果:通道经济效率平均值来看,成都、西安西向开放通道高于重庆西向开放通道;从通道经济增长率来看,重庆西向开放通道在后期高于成都、西安西向开放通道;重庆西向开放通道还存在较严重的投入冗余、产出不足现象。
  最后,在内陆开放视角下,从空间发展、时间阶段性发展、能力发展这三方面对重庆西向开放通道发展提出针对策略。空间策略包括对老旧交通基建维修或重建、争取资金支持、补全交通基建短板等策略;时间阶段性发展策略包括解决通道回程货物不足、成渝优势互补一同建设通道、推进中巴伊土国际通道规划建设等策略;能力发展策略包括扩大通道规模、强化交通组织等策略。以期为重庆西向开放通道和重庆内陆开放高质量发展,提供合理有效的思路与参考。
  
其他文献
在电子商务的强势发展背景下,制造业通过建立不同的网上渠道以拓展销售网络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而网上渠道的发展对传统渠道有一定的冲击,传统的渠道结构形态发生改变,使供应链结构变得多元化。从而,供应链企业从单一的上下游关系转变为复杂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给供应链管理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交叉持股战略是企业间的一种经济战略,能有效的分散经营风险,增加市场份额,缓解企业间的渠道冲突,所以将交叉持股考虑在供应
学位
随着中国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BIM)的发展,工程领域不断提高对项目信息共享、高度协同的需求,而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比较分散,没有统一实施团队,对此需要发展一种新的项目管理模式来适应BIM技术的应用。项目集成交付模式(Integrated Project Delivery,IPD)正是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为理念,促进项目参与方高效协同、合作共赢,这与BI
学位
为提升BIM技术水平,促进中国建筑行业结构升级和数字化转型,建筑企业和BIM企业开展BIM合作研发是一种有效提升和维持BIM技术创新的重要合作模式,同时,为鼓励创新,政府在改善创新环境的同时鼓励甚至参与合作创新活动。在BIM新技术合作研发的过程中,既有市场分享、技术融合、管理协同,也有机会主义和道德风险,建筑企业和BIM企业面临着合作研发风险,会削弱企业开展BIM技术合作研发的动力,影响合作效果。
学位
全球航空运输的持续发展促使诸多生产要素向机场附近地区集聚,依托机场运输资源和流量效应催生出临空经济这一新兴的区域经济发展方式,为地方和国家经济的新一轮发展提供动能支撑。近年来,中国陆续出台的多个国家级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体现了国家对于发展临空经济的重视程度。然而,国内外发展临空经济的历史还较为短暂,尚未形成完备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体系来支撑不同国家和地区临空经济区的建设。产业生态圈因其产业和区域发展模式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提质增效要求越来越紧迫,以中建、中铁、中交为代表的建设企业在积极导入低碳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及发展理念的同时,也通过整合企业组织架构、业务流程、治理体系实现行业产业升级和发展转型。从而对外更好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对内在国家提出的“新基建”以及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发展中占据先发优势。不过随着大型建筑企业项目跨地域、长工期、多项目并行开展等特点日趋显著化,如何对众多项
学位
在中国,建筑能耗大约占社会总能耗的1/4,并呈现增长态势。提升建筑能效是降低国家能源消耗和改善建筑环境危害的关键。对建筑围护结构进行改造是降低建筑能耗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但目前住宅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方案的评价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在评价体系方面,缺少针对住宅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的评价体系;在评价技术方面,存在信息处理效率低、能耗模拟准确性低、方案选择主观性强等问题。因此,对住宅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评
学位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人口和城镇化率持续上涨,造成了城市人口集聚膨胀、土地资源紧缺等现象,因此,在城市社区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高容积率、高覆盖率的高密度社区成为了中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主要开发形式。然而,部分高密度社区随着运行年限的增长,业主初期所缴纳的物管费已难以维持物业公司提供各项社区服务,进而出现了绿化带杂草化、裸土化、车位化,公共空间被私自占用,门禁虚设,小广告泛滥,电梯无法正
学位
随着全球“云优先”的发展思路被提出以及2020年疫情的影响,国家对于“企业上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中小型企业用户对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简称SaaS)的认可度也逐渐提升,SaaS服务将迎来下一个黄金十年。但在SaaS服务需求快速增长的背后,存在市场发展不均衡、免费策略运用不成熟、需求与收益增长不匹配等一系列的问题。与此同时,受到SaaS服务模式冲击的套装软件(
学位
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发展是治理水环境的重要方法,在中国公共基础设施领域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污水处理项目的投资金额不足及专业管理知识的匮乏,用水需求与污水处理能力难以同步,使得水系统和水环境的规划更加迫切。鉴于对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的巨大需求以及资金和专业知识的缺乏,公私伙伴关系(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被视为污水处理和供水设施等基础设施提供资金和专业化管理的有效
旧城更新是当前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大规模的老旧小区更新提升工作将应运而生。在追求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当下,老旧小区的更新提升不再单纯依靠拆除重建这一方式来实现。近年来,对一些环境差、性能老化,但仍在使用年限内且建筑结构良好的小区,专家及学者更提倡采用改造的方式来进行更新提升工作。据住建部19年的统计,中国还有近17万老旧小区待更新。如何就老旧小区的更新方案科学地进行决策已然成为当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