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贺菌、猪链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分子分型及遗传变异分析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WZX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军队传染病病原体网络化监测平台,建立标准化的病原体监测技术,对我国志贺菌、猪链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等重要病原菌进行分子分型、基因变异及菌群变迁特征分析,对及时发现传染病新的流行趋势和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志贺菌是一种重要的传染性致病菌,因其血清型众多,且传播过程中极易发生变异,对志贺菌感染导致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的防控带来很大困难。通过对165株志贺菌的区域性差异进行分析,发现昆明和新疆两个地区的福氏1b血清型菌株分别处于两个聚类中,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而宋内氏志贺菌的遗传较为稳定,不同年份分离的菌株基因型差异不大,相同基因型菌株可在不同地区间传播,没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与之相反,福氏2型志贺菌作为我国主要流行血清型菌株则频繁的发生遗传变异,部分血清型不同的菌株基因型一致,可能与福氏志贺菌容易发生血清型的转换有关。同时,在对志贺菌进行血清分型过程中首次发现在我国存在福氏1c血清型菌株,并发现了两种新的福氏志贺菌血清型,暂时分别命名为福氏2c和福氏4y。其中福氏4y血清型菌株与其他血清型菌株在吲哚试验、VP试验、甘露醇发酵、山梨醇发酵和密二糖发酵5种生化反应上存在明显差异,生化鉴定结果显示:福氏4y血清型菌株52.9%可能性属于大肠杆菌属,44.5%可能性属于志贺菌属。针对上述发现的特殊血清型菌株,进一步通过PFGE和MLST技术对其遗传变异进行分析。PFGE分析结果显示处于不同聚类的福氏1c血清型菌株分别与福氏1a和1b血清型菌株相似性较高,MLST分析鉴定出福氏1c血清型菌株的3个新序列型:ST100、ST104和ST105,其中,分离自上海与分离自新疆的福氏1c志贺菌存在较大遗传差异,说明福氏1c志贺菌在我国可能存在多个流行克隆,而这些流行克隆可能起源于不同祖先克隆。而福氏2c血清型菌株PFGE分析结果显示,多数福氏2c血清型菌株与福氏2a或2b血清型遗传相似性较高,但是有2株福氏2c血清型菌株与其他福氏2型菌株亲缘关系较远,MLST结果显示全部福氏2c血清型菌株都属于新发现的ST100,菌株的看家基因并未发生变异。由此推测,福氏2c血清型菌株不仅可通过福氏2a和2b血清型菌株O抗原变异而来,还存在由非2型菌株变异或者其他地区传入的可能。其中,福氏4y血清型菌株最为特殊,与其他福氏志贺菌作遗传相似性比较,结果显示福氏4y血清型菌株单独处于一个福氏志贺菌之外的聚类中,相似性仅为44.0%,这与生化鉴定的结果相符。MLST分型结果中福氏4y血清型菌株属于新发现的ST99,出现了7个新的等位基因编号,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属于进化过程中的一个单独分支。福氏4y血清型菌株全基因组图谱初步的分析结果显示,大约有50%的基因属于大肠杆菌属,剩余部分则属于福氏志贺菌属。综合表型和基因型研究结果,我们推测该型菌株为大肠杆菌和志贺菌基因结合的突变体或处于遗传过程中的过渡状态。5株2007年分离自上海同一家医院的菌株表现出相对高的相似性,而另外1株2005年分离自上海的菌株则与2005年分离自北京的1株菌相似性较高。据此推测,在2005年福氏4y菌株便已在北京和上海两地间传播,或者上海的菌株发生了变异,并造成了2007年的一次小范围流行。这一极特殊血清型菌株的发现和流行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更为深入的研究仍在有序进行中。所有上述特殊血清型菌株耐药性研究表明特殊血清型菌株的多重耐药现象较为严重。全部福氏1c血清型菌株对氨苄西林、萘啶酸、四环素、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氯霉素均耐药,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也高达85.7%;福氏2c血清型菌株对萘啶酸、氨苄西林、氯霉素、四环素、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左氧氟沙星和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依次为100%、94.1%、88.2%、82.4%、76.4%、76.4%、70.6%和64.7%;而福氏4y血清型菌株主要对氨苄西林、萘啶酸、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庆大霉素4种抗生素耐药,耐药率依次为100%、100%、85.7%和85.7%,而国内外此前研究表明多数福氏志贺菌对庆大霉素是敏感的。同时,还对病原监测范围中另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猪链球菌进行了分子分型分析。对32株猪源分离株及12株人源分离株的MLST分子分型显示:引起人类感染的是ST1和ST7高致病性猪链球菌,这两种序列型菌株在江苏和四川两地患者和病猪体内均可分离到,所占比例分别为43.2%和22.7%,为我国主要流行型别。除此之外,在国内还首次监测到ST19、ST20和ST91猪链球菌,所占比例依次为18.2%、6.8%和9.0%,均是从猪体内分离,其中部分ST19菌株无致病力,可以在猪体内携带而不引起疾病。猪链球菌具有遗传多样性,而且高致病性的猪链球菌近年来不断被发现,能够感染人的型别也在不断增加,故对猪链球菌的监测工作愈发重要,以防止猪链球菌引发的传染病再次大面积传播。另外,在病原监测过程中还检测出国内首株产1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ew Delhi metallo-β- lactamase 1,NDM-1)鲍曼不动杆菌,并及时上报,为NDM-1泛耐药菌感染的防控起到了重大作用。为研究该菌株在医院的传播规律,应用PFGE分型技术对该哨点医院同期分离的72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了遗传相似性分析,发现该院鲍曼不动杆菌基因型众多,并未暴发某一特定型别菌株的大面积流行,仅存在少数几个型别菌株的小范围传播;产NDM-1菌株不属于院内主要的流行克隆群,且在监测的菌株中不含有与产NDM-1菌株基因型一致的菌株。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感染并未在医院内传播流行,其为输入性病原菌还是鲍曼不动杆菌菌群变异产生有待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本研究开展了志贺菌、猪链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三种病原菌的监测、分子分型及遗传变异分析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发现了福氏志贺菌1c血清型菌株并检测到部分福氏2c和4y新血清型菌株,其中福氏4y血清型菌株两种菌属基因并存的现象具有重大研究价值;猪链球菌除已知的引起两次疫情的ST7菌株外,还普遍存在ST1菌株,并造成部分人的感染;此外,还监测到国内首株产NDM-1鲍曼不动杆菌。本研究所建立的分型技术和分析方法为今后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的网络化监测、预警、暴发溯源奠定了技术基础,所监测到的新病原及其耐药性也为传染病防治和其它应用性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CT在肝包虫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为肝包虫病(细粒棘球蚴)的病例对患者术前CT结果进行分析,检查包虫囊肿的形态、大小、数目、位置,计
当前,在药价不断攀升的形势下,建立我国医疗保障制度中的药品谈判机制,是有效控制药价,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探索性政策之一。本文基于事权财权相匹配的
社会主义的市场在不断地改进,成品油市场在不断地向国际发展,加油站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很难得到很好地收益,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就出现了一些能带来收益的非油产业。非油品
古树是林木育种材料的顶极群体,虽然古树群落中蕴藏着大量优良基因型,但是古树个体发育阶段的老化特性制约了人们对古树群体的育种进程,有性繁殖的衰老与退化、无性繁殖的年
2009年,新浪微博推出内测版,微博正式向中国用户打开了大门。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微博已经不仅仅只作为一种社交工具而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了。因为微博的高人气,企业也纷纷把微
核电的快速发展给我国目前的核燃料循环体系带来了新的挑战。估算和评价不同核燃料循环方案的发电成本,是充分利用乏燃料的重要前提。在参考我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基础上,
微信的产生给我们带来的重要影响之一就是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图书馆创新服务。本文从微信的基本含义及特点入手,探索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图书馆创新服务策略,并详细分析我国图
本文解读了目前研究农村金融两大主流理论——不完全竞争理论和局部知识论的背景与涵义,并从两大理论角度出发,结合我国农村金融的改革方向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分别提出了有针
<正>尽管它不像美国海军的作战舰艇那样装有大量的反舰和防空导弹,威风八面,也不像海军作战舰艇那样被世人所熟知且津津乐道,但它的身影同样遍及世界各大洋。它,就是美国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