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是关于5-6岁幼儿戏剧活动的研究。采用质化研究的方法,以观察和访谈获得的大量实证资料为基础,阐述并分析了幼儿戏剧活动的静态要素和动态过程。5-6岁幼儿在戏剧活动开始前挑选角色时会考虑角色的性别、外表的美丑、角色道德的善恶、对角色是否熟悉、是否掌握了相应的表演方式等因素,并在这些考虑的基础上统合每个幼儿的满意程度,用初次分配——结果反馈——再分配的方式来最终完成角色的分配,分配角色的难易往往与幼儿对角色的坚持性以及幼儿本身的性格有关。活动的展开往往从故事的高潮部分开始,幼儿对这部分表现出极强的兴趣,喜欢反复表演,并且通常以此为切入点,逐渐将故事充实、丰富起来。表演的内容有一些是基于故事情节的,但更多的是幼儿的即兴创造,他们将自身的生活经验、想象等自然地融合到故事中,对故事进行了“改编”。具体来说,5-6岁幼儿主要运用动作和语言来表现情节,辅以道具,依靠相互间的配合来完成表演。活动结束后,幼儿都会对活动进行评价,概括起来包括两方面,一是表演时的主观感受,二是对戏剧表演的客观看法,从这些评价中可以看出幼儿对于戏剧活动的兴趣、对戏剧表演的认知等。基于5-6岁幼儿戏剧活动的特点,研究者认为幼儿戏剧教育中应重视戏剧欣赏,应努力为幼儿创设适宜的物质与心理环境,鼓励幼儿参加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