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是卡罗琳·弗雷泽所著《草原之火》(节选)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草原之火》于2018年荣获普利策奖。该书描述了劳拉的传奇人生及其一家在西部拓荒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记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卡罗琳·弗雷泽所著《草原之火》(节选)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草原之火》于2018年荣获普利策奖。该书描述了劳拉的传奇人生及其一家在西部拓荒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记录他们生活中所经历的贫穷、苦难饥荒和社会动乱,以及美国近一个世纪的社会变迁。语言顺应论是耶夫·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于1999年在其专著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提出的语用学理论。该理论从认知、社会、文化等多个角度全方位地描述了语言现象及其使用方式。语言顺应论认为,交际者在使用语言时,不断地从语境和语言结构等方面进行选择,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适应交际需要不断做出语言选择的过程。这一过程得以实现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其中顺应性是关键。基于前人对语言顺应论的研究和翻译实践,译者认为为了让原文在译文上最大映射,需要译者站在读者的视角上动态顺应源语和译语,其中顺应源语是译者忠实原文的表现,顺应译语是为了让目标读者与原作者产生共鸣。笔者在语言顺应论的指导下,完成了《草原之火》(节选)的翻译实践工作。在本报告中,笔者主要围绕语言结构和交际语境两个方面对此次翻译实践进行分析,论述作为译者如何同时顺应英语和汉语的认知语境,最大限度地实现原文思想内容的准确传递,再现原文语言特征和文化意境,动态地生成译语文本。《草原之火》具有较高文学价值,要忠实源语,扩充语境,最大限度地准确传递源文信息,并让译文读者获得文学阅读的快感,对译者的翻译水平是一个很大的考验。通过此次翻译实践,笔者发现,就文学文本而言,译者需要在理解源语的基础上找到源语语境和结构层面上的信息缺点,再站在目标读者的视角上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对译文进行语境和结构补偿,最终使读者和源语作者能有最大程度共鸣。本翻译报告一共分为以下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翻译实践概述,主要介绍了实践背景、理论背景,翻译任务的动机和意义,源语文本及作者以及翻译报告的结构等。第二章是对翻译过程的描述,包括译前准备工作、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难点和处理方法以及译后的校对。第三章为理论基础,简单介绍了语言顺应论的基本观点以及几个核心概念,以及通过语言顺应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总结出翻译模型。第四章为翻译案例分析,从语言结构顺应,和交际语境顺应两个方面遇到的翻译问题佐以数个实例详细分析。最后一章总结全篇报告,并略谈收获和不足。
其他文献
[目 的]探讨凝血功能指标及纤溶分子标志物测定在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变化规律,同时深入分析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 法]随机选取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在昆明医科大学第
回转体在倾斜入水过程中,在较短的时间内由气相进入液相,由于回转体在水中运动时,水流体相对回转体有一定速度,接触回转体壁面后速度方向在瞬时发生极大改变而产生空泡,而空泡的形态对于回转体的运动影响很大,因此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回转体并联倾斜入水流场演化机理以及回转体运动与动力学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基于RNS方程,选用VOF多相流模型以及k-ε湍流模型,引入表面张力模型,基
本论文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323 K下四元体系Mg2+,Zn2+,Pb2+(K+)//Cl--H2O及相关三元子体系的相平衡。其中平衡液相的离子测定主要采用化学分析法辅以原子吸收法;平衡固相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 SIBO)发生情况及其与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探讨CKD患者小
调节性T细胞(Tregs)对于维持机体免疫稳态是至关重要的,并且是各种免疫反应如器官移植的免疫耐受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键性调控细胞。Tregs是CD4~+T细胞亚群,其活化方式与其
电解质溶液体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工业生产中,是许多化工设计、污水处理等研究的重要对象。电解质溶液的热力学性质在海洋化学、盐湖卤水的提取、环境保护、生物化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对活度系数等热力学性质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电解质溶液中离子与离子、离子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可以反映出电解质溶液与理想溶液的偏差程度,因此对电解质溶液的活度系数、渗透系数、水活度等热力学性质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强,脂肪肝发病机制复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发生的临床病例逐年增加,诊断结果相互干扰,成为慢性肝病治疗的难点。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并
衰老(senescence)是机体的细胞、组织与器官在结构和功能上出现的不可逆退化和生理功能丧失,最终导致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常见
目的:通过观察八琥颗粒对湿热瘀滞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前列腺液(EPS)中细胞因子IL-10、IL-17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本试验遵循随机、对照原则,
本文是笔者在语域理论指导下,基于西格丽德·努涅斯(Sigrid Nunez)的小说《朋友》(The Friend)的翻译撰写而成的翻译实践报告。《朋友》荣获2018年美国国家图书奖,且被《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