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刑事二审发回重审制度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2007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回重审作为刑事第二审程序的一种处理方式,既是第二审法院对第一审法院进行审判监督的体现,也是对当事人尤其是被告人合法权益的再次救济。同时,作为程序性制裁手段的发回重审更加凸显了程序的独立价值。但是,由于我国立法上对这一制度的规定存在缺陷,在观念上又受有错必纠思想的长期影响,发回重审在刑事司法中的适用有极大的随意性,容易导致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滥用,造成诉讼效率的降低,难以达到设置该制度的初衷。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简要阐述我国这一制度的概况,结合案例分析总结出该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在比较考察国外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提出完善这一制度的对策,以期推动这一制度发挥应有的功能。引言、正文和结语共同构成本文的主体,其中正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分析。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刑事二审发回重审制度诉讼功能和法律特征的阐述。从该制度的定义入手,概括总结出刑事二审发回重审的法律特征。考察第二审程序在审级制度中的相关规定和目的意义后,发现发回重审制度具有程序救济、权利维护和监督制约三大诉讼功能。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国外刑事二审发回重审制度相关规定的简要介绍。首先介绍这一制度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法律规定。由于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刑事诉讼目的的不同,所以英美法系国家上诉审发回重审的理由一般仅限于法律适用错误或者严重程序性违法,而大陆法系国家上诉审发回重审理由主要适用于实体性错误或者管辖权错误。第三部分具体阐述我国刑事二审发回重审制度的现状。该部分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引出发回重审在刑事二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标准不明确,因证据不足发回有悖于疑罪从无原则,“或发回或改判”选择性程序的规定导致法官为推卸责任滥用发回重审,发回重审实际难以达到纠错和权利救济的目的反而导致对被告人的长期羁押,“内部指导意见”加剧了上下级法院之间行政化关系等。然后对发回重审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总结出既有司法观念层面的原因,也有制度层面的原因。第四部分重点阐述完善我国刑事二审发回重审制度的建议。笔者认为既要更新司法观念以保障制度的良性运行,又要对制度本身进行重构。从司法观念上讲,就是要确立保障人权、程序正义和无罪推定的理念。从制度设计上将,就是通过重新界定实体性原因发回重审、扩充程序性原因发回重审内容、二审开庭审理后才能决定发回重审、明确发回重审法院、限制程序性原因发回重审次数、改变发回重审后对被告人的强制措施以及法院内部在发改案件中区分法官的主客观过错等七个方面完善我国的发回重审制度。
其他文献
背景:肺癌是全世界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的首位。全世界每年约有138万患者死于肺癌。2008年美国肺癌新发病例1437180人,死亡565650人。2010年美国
2010年11月至今,仔猪腹泻在全国范围内暴发。本次腹泻疫情以发病急、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波及面积广、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等特点,主要感染1周龄以内的产房仔猪,发
作为词学研究的逻辑总结,东坡、稼轩分别作为豪放词的肇始者与衍扬者被目为一派,已成为词史上的共识。本文认为,苏辛词风的迹近只是在创作观念受时代影响的意义说的;东坡的词学风
根据俄语科技词汇的特点,结合理工科院校公共俄语的教学经验,以较丰富的词汇论述了科技词汇的特点,本文对理工科院校的学生和科技人员在学习俄语时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研究了一种应用基于全控器件的PWM 变流器,可以实现电网侧单位功率因数运行和能量双向流动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并将充电站应用于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研究其并网与孤岛模式下的
图像DCT变换是图像压缩的一项重要技术,如何准确、快速的进行图像压缩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概要的论述了图像DCT变换的概念和特点,对基于DCT变换的图像压缩技术的算法进
“STS”是英文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的缩写词,即“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简称。STS教育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社会三者关系的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学科,它是人类对科
娃娃菜(Baby Cabbage)是蔬菜之中的佳品,它的外观精巧,色泽鲜嫩,味道甘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很高。是一种热量低、易消化、
目的:观察青连软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外涂青连软膏和肤轻松软膏,每日2次,疗程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2%,对照组45.8%,两组总
本文从教师观念和教材使用、网络平台的构建、学生在线学习意识及自控、自学能力、自学质量监控和教师管理引导机制、学习成效自我测评以及学习者情感因素等方面入手,分析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