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肿瘤的侵袭转移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极其复杂的过程,受很多基因调控,其中细胞黏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CAM)起重要作用,是肿瘤侵袭转移的分子基础。对于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carcinoma,ACC)发病机制的研究显示,腺样囊性癌细胞和细胞外基质之间存在特异性的黏附。本实验通过观察上皮性钙黏连蛋白(Epithelial-cadherin,E-cad)、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molecule,Ep-CAM)、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NCAM)、整合素αvβ6这四种CAM在头颈部ACC及正常腺体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四种CAM与头颈部ACC临床表现的关系,探讨其在ACC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1、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60例头颈部ACC患者临床资料,并随访患者的生存状况。2、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检测系统,检测60例头颈部ACC和30例正常腺体组织石蜡切片中细胞黏附分子E-cad、Ep-CAM、NCAM、整合素αvβ6的表达情况,并采集图像,运用Image-ProPlus6.0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得到标本中E-cad、Ep-CAM、NCAM、整合素αvβ6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Mean optical density,MOD),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临床资料显示:患者年龄最小23岁,最大73岁,中位年龄55岁。临床分期其中I-II期32例,III-IV期28例。26例既往有临床误诊的病史,误诊率为43%。所有患者均随访5-10年,失访7例,死亡20例。2、E-cad在头颈部ACC中的表达低于正常腺体组织(t=6.652,P=0.000);Ep-CAM、NCAM、整合素αvβ6在头颈部ACC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腺体组织(t’=9.898,P=0.000;t’=8.456,P=0.000;t’=9.552,P=0.000)。3、E-cad在头颈部ACC组织中的相对低表达分别与ACC的病例分型(F=23.119,P=0.000)、临床分期(t=2.239,P=0.029)、有无神经症状(t=3.454,P=0.001)及有无复发转移(t=2.433,P=0.018)有关。4、Ep-CAM在头颈部ACC组织中的高表达分别与ACC的病例分型(F=6.240,P=0.004)、临床分期(t=3.489,P=0.001)、有无神经症状(t=3.222,P=0.002)及有无复发转移(t=2.830,P=0.006)有关。5、NCAM在头颈部ACC中的高表达分别与病理分型(F=0.525,P=0.594)及临床分期(t=1.540,P=0.129)无关,与有无神经症状(t’=6.304,P=0.000)及有无复发转移有关(t=2.514,P=0.015)。6、整合素αvβ6在头颈部ACC中的高表达分别与其病理分型(F=5.898,P=0.005)、临床分期(t=3.977,P=0.000)、有无神经症状(t=3.298,P=0.002)和有无复发转移(t=2.850,P=0.006)有关。7、E-cad在头颈部ACC中的表达分别与Ep-CAM、NCAM、整合素αvβ6的表达呈负相关(r=-0.890,P=0.000;r=-0.354,P=0.006;r=-0.803,P=0.000),Ep-CAM在头颈部ACC中的表达分别与NCAM、整合素αvβ6的表达呈正相关(r=0.381,P=0.003;r=0.867,P=0.000),NCAM在头颈部ACC中的表达与整合素αvβ6的表达呈正相关(r=0.370,P=0.004)。8、头颈部ACC患者预后分别与年龄(χ2=4.987,P=0.026)、病理分型(χ2=22.307,P=0.000)、临床分期(χ2=7.452,P=0.006)、有无神经症状(χ2=3.961,P=0.047)、有无复发转移(χ2=8.220,P=0.004)、E-cad表达高低(χ2=8.230,P=0.004)、Ep-CAM表达高低(χ2=15.771,P=0.000)、整合素αvβ6表达高低(χ2=16.490,P=0.000)有关,与NCAM表达高低(χ2=2.935,P=0.087)无关。其中年龄、病理分型、有无复发转移、整合素αvβ6表达高低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1、E-cad在头颈部ACC中的表达低于正常腺体组织,与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及预后差的ACC病例呈负相关,推测E-cad可能具有抑制ACC发生发展的作用,有望成为评估头颈部ACC恶性程度及预后的生物学指标。2、Ep-CAM在头颈部ACC中表达越高,提示ACC恶性程度越高,进展越快及预后越差。3、整合素αvβ6的表达程度,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4、头颈部ACC嗜神经侵袭可能与NCAM高表达有关。5、E-cad、Ep-CAM、NCAM、整合素αvβ6在头颈部ACC中具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且其表达间均存在负或正相关关系,说明在ACC的恶性进展中可能存在多种CAM相互影响,协同发挥作用,但其发挥作用的方式和途径尚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