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是(atherosclerosis)是一种常见的血管性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增加,该疾病逐步成为导致中老年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也是全球人口死亡的首位原因,该疾病的特点是动脉管壁逐渐增厚变硬、失去应有的弹性、管腔逐步狭窄,进而引起组织的缺血甚至坏死。目前动脉粥样硬化的确切机制仍未完全清楚,但经过国内外大量学者多年的不懈努力,已经发现了很多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传统血管危险因素如性别、年龄、饮酒、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心房纤颤、遗传因素、脂肪异常分布等,这些危险因素现在逐渐被被人们公认,但也有很多其他因素也被认为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包括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等,其中有很多研究认为,甲状腺功能与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相关性。目前,有较多的研究已经证实,异常升高或降低的甲状腺功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有一定的相关。很多研究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时,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会增加,这种相关在调整了血糖、血脂、吸烟等因素后仍然存在。也有研究发现,即使甲状腺功能正常时,仍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相关,但是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较少。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 Media Thickness,CIMT)是提示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指标,通过高频彩超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是我们在临床中经常使用的有效、无创而且经济的方法。1.本研究观察甲状腺功能正常人群的CIMT来明确正常范围内的甲状腺激素、TSH是否与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相关性。2.在排除了年龄、血脂、血糖等因素后甲状腺激素、TSH与CIMT的相关性是否否依然存在。同时进一步明确这种相关性是否需要临床干预。方法:以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查体中心选择查体人员共518名,收集身高、体重、性别、年龄、吸烟史、家族史等相关资料,排除各项急慢性疾病(详见排除标准)。最终收集到合格人数319名入组,其中男性196人(61.4%),女性123人(38.6%)。通过测定甲状腺功能(TSH、FT3、FT4)、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血糖、CRP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用卡方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统计方法方法来研究甲状腺激素与颈动脉内膜厚度的关系。结果:1.随着FT3、FT4的升高,LDL、TSH逐渐下降,但未发现CIMT出现相关性变化。2.随着TSH的升高,LDL(P=0.041)、TC(P=0.01)等升高。3.TSH与CIMT(P=0.031)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调整了年龄、FT3、FT4、LDL、TC、CRP等因素后,TSH仍与CIMT存在相关(P=0.017)。4.经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CIMT与年龄(P=0.038)、LDL-C(P=0.039),TC(P=0.047)相关,与Log TSH(P=0.017)高度相关。结论:本次研究中发现,随着FT3、FT4的升高,我们发现血脂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TSH与CIMT存在正相关,但是,我们未发现FT3、FT4与CIMT存在相关性。Spearman相关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均发现TSH与血脂相关,与CIMT存在正相关。本次研究提示我们,对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人群,如果TSH属于较高水平,可能会有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