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的“消解”与存在的敞开——海德格尔“此在”概念及其意义与缺陷评析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体”概念在西方哲学的发展中一步步凸显出来,并且被实体化,成为孤立的最高存在者。之所以如此,在海德格尔看来,主要是因为西方传统哲学是在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相互分离的基础上,从现成的、被规定的东西——“存在者”出发展开哲学视域的,忽视了对作为哲学基础的“主体”进行存在论结构的反思,存在被遗忘。海德格尔以“此在”为思想契机,以现象学为方法,通过对此在存在的具体机制及生存结构的揭示,把此在置于时间中绽出的、可能的存在,旨在破除主体这一经典概念,对人作出新的理解。但此在是否准确把握了人,人的存在是否就此被昭明,还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海德格尔试图由“此在”的通道让“存在”澄明起来,这就先行筹划了一种“普遍性”的期待,期待有一个“一般存在意义”的答案,这实际上还是在形而上学本质框架下进行运思的。某种程度上说,马克思和海德格尔在反形而上学的立场上,其主体观有相通之处,但马克思因为实践观的引入而更具有历史感和现实感,反叛也更彻底,海德格尔则陷入守望和等待,难免抽象和虚妄。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该文从回归日常生活理论出发,针对个体生存的异化现状,提出个体审美化生存及必要性的问题.审美生存要关注个体和个体的日常生活,即立足于个体建构审美生活,实现个体的审美化
排球竞赛规则的演变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排球竞赛规则的演变过程清晰地反映着排球运动发展的历程,也清晰的反映着科学因素对排球运动
社会分层是社会结构中最主要的现象之一,它的存在有其必然性。我国的社会分层现象有很深厚的历史和理论渊源,它在带来社会进步——如有助于社会流动、促进社会利益和价值多元
以台湾海峡为范围,收集台中、厦门航路的卫星观测数据,建立风速与浪高对应关系.该航路于东北季风时期,海象为5~7级风、5~6级浪,较西南季风时期明显高出二级,属恶劣航行季节;全年
本文研究梅洛-庞蒂的知觉理论,通过阐述肉身化主体及其意义投射,来说明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如何以主客、心物交融的身体表达取代传统的意识表象。知觉是意识的一种独特形态,是
随着各种高性能SAR成像传感器的广泛使用,海量的SAR图像为各种对地表观测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研究依据。基于SAR图像,在复杂场景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图论及河道轮廓模型相融合的河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科技团体创造力是现代社会创造力的主要形式.作为创造力四要素之一的创造氛围是人与人和与环境的关系并导致创造的情势,创造的环境氛围是决定团体创造力的重要因素.对科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