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征收与农民土地产权保护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c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恒产者有恒心”,对财产的追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劲动力。财产权是人权的物质基础,“人的权利的获得与发展不是与生俱来的,与他们所拥有的财产有关。”但现代社会的私有财产并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私人财产权必须负担一定的社会义务从而会受到限制,农地征收即为对农民财产权的最大限制。随着国家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农地征收越来越频繁,对利润的疯狂追逐加剧了土地征收的无序化。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产权制度存在的固有缺陷,在客观上造成了征收的便利;宪法等法律对征收补偿规定的不完善,权利救济途径的不通畅,都给农民的土地产权保护带来障碍。   马克思非常重视土地产权问题,他认为“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生存的源泉。”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改革征地制度,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补偿机制。”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对我国土地产权的改革,对征收补偿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基于该理论对农民土地产权保护进行了系统论述。本文认为,在征收实践中保护农民的土地产权应该从推进土地所有权改革,明确界定公共利益,完善行政补偿制度和疏通权利救济通道等几方面入手。  
其他文献
经济全球化推动社会文化的转型发展,也考验公民道德素养。公民的道德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提高我国公民的道德水平,是实现德治与法治有效结合的重要基础。孔子道德教育思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权力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组织已成为参与国家治理的重要主体。社会组织在缓解社会矛盾、整合社会资源、促进社会发
面对日趋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习近平主席适时地提出了“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进一步增强时代性和感召力,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