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材料在茶道中的应用——以翡翠茶具冲泡普洱茶为例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jdkaj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云南普洱茶制作技艺”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洱茶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蕴含着丰富的茶文化内涵和云南众多少数民族地区地域文化色彩,是我国各民族文化遗产宝库中一个很有价值的部分,逐渐得到相关领域茶文化研究者及地方政府的重视以及全面深入的研究。而茶具作为茶文化的一个延伸方向,是承载着物质实用性和精神愉悦性的双重物质载体,纵观历史上各个时代的茶具设计,都是以同时代的茶文化为基础而进行设计制作的,在使用茶具的过程中,同时也能够感受和升华茶文化,欣赏使用茶具与品茗相得益彰。  玉石自古以来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在文字形成以前,相关文物、遗迹就表明玉石得到了普遍使用。玉石文化是延续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玉石文化早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了中国人的道德行为规范。早在石器时代,玉器或者说是石器就已经被制作成劳动工具或防卫武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不断变迁,人类文明逐渐形成,玉石的作用也从工具、武器随之转移到等级制度、精神文明方面。  玉石与茶在精神层次的完美契合使笔者产生了将两者在物质上融合的想法。物质是文化的载体,笔者选用翡翠作为茶器材质的想法应运而生。本论文通过对茶文化及玉文化的分析和梳理,并以普洱茶及翡翠为例,以茶器为形态依托,重点对翡翠茶器与普洱茶汤的相互影响进行测试分析,观察并测试翡翠茶器在冲泡普洱茶前后的外观及成分的变化,测试与感官评审翡翠茶器对普洱茶汤成分及口感的影响。以翡翠茶器从器之为用、为赏两方面诠释茶文化的特征、内涵和"真、善、和、怡、敬"的茶道精神。拓展了宝玉石材料往实用性方向的发展,使茶器材质除陶、瓷、金属以外有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数据显示,翡翠中的金属离子析出量极少,符合国家食品安全要求。这一结果使翡翠可以成为一种茶具材质的选择。论文结论对人们选择茶器材质、茶具器型的设计提出相关建议。
其他文献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区,是晚古生代与早中生代过渡时期,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发生碰撞后形成的产物。贝尔凹陷位于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中部断陷带。历经断
前陆逆冲推覆带是造山带与盆地之间的过渡部位,即造山带向盆地方向大规模掩冲推覆所形成的冲断逆冲推覆系统。为世界上最丰富的油气区类型之一。龙门山造山带位于四川盆地西缘
学位